怀念汤老

¥1.0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5-10

字      数: 484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怀念汤老

岱老是中华孔子学会首任会长。在他任中华孔子研究所所长期间,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教授主持日常工作,在众多副所长中,谢韬教授相当于第一副所长。在岱老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期间,委托汤一介教授为会议召集人,重大事情交汤先生处理,汤先生在众多副会长中相当于第一副会长。所以岱老去世后,我们一致推举汤先生为继任会长,从汤先生的人品、学问、资历、能力看,他任第二任会长是众望所归,非他莫属。

我也是因为参加中华孔子研究所的活动,才有幸认识汤先生的。在孔子研究所期间,一般大中型学术讨论会,都安排汤先生发言。他的发言总是很精彩,义正词严,铿锵有力,激动人心。但有的演讲又生动活泼,诙谐自如,例如无门和尚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几句偈诗,我是从汤先生的演讲中第一次听到的。后来他出版的《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其随笔也是那么动人有趣。

汤先生的父亲用彤先生是研究佛学的,汤先生本来是研究道家、道教的,再加上又有儒学的功底,所以他演讲时能把儒佛道融会贯通起来,如他演讲中曾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当作中国文化的三大基本命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成为真善美三大领域的主轴和核心。这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是佛道二教的关键意义之所在。但这三者又难以割裂,构成一个可做互诠、圆融无碍的系统。从三大命题出发,汤先生又总结出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道德的理想主义,重实践的人本主义,体用一源的思维模式和偏重直观的理性主义。汤先生这些高论,我以前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其深度和高度使我震惊,我开始思考中国古代的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呢?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中江,李存山.中国儒学.第10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