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自译短篇小说与相关翻译中的人物

¥3.4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4-07

字      数: 1908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四章 汉—英自译短篇小说与相关翻译中的人物

作为叙事结构中“故事”的要素之一,“人物”是小说中赋予了特定道德和个性品质(moral and dispositional qualities)实施“行为”的个人或群体;所谓“人物塑造”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形象、动作以及思想、生活方式等的描写和展现(presentation)(Chatman,1978:107—108)。本章将主要从人物及其塑造方面探讨作者对汉—英自译短篇小说的处理。

第一节 “功能性”、“心理性”和“开放的”人物观

文学批评理论中传统的人物观有两种:“功能性”和“心理性”人物观。“功能性”人物观主张人物为“情节”的产物,它们的地位是“功能性的”,换言之,“人物”虽为“行为”的参与者,但仍从属于“情节”或“行为”(Chatman,1978:111)。“功能性”人物观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在《诗学》(Poetics)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事件”或“行为”为第一性、行为施行者次之的观点,他将情节比作“作画的整体方案”,将人物比作“填充空白的颜色”(Golden and Hardison,1982:4;82)。与此相承的是“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人物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诗学理论都主张“作品是独立于现实而存在的有机体”,并且“注重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关系”,至于人物,它只是“叙事结构的副产品”,而不是一个“心理性质”(申丹,1998:55—56)。例如,托马舍夫斯基(Tomashevsky,1966)就曾提出叙事文本中的人物只充当“联系各种细节、将作品中的各种(行为)动机归类从而指引读者的辅助性角色”[1],也就是说人物只为作品中的各种不同动机提供“鲜活的例证支持”(living support)(1966:293)。

相反,“心理性”人物观强调人物在叙事结构中的中心地位以及作品与语境因素的关系,小说中的“行为”从属于“人物”,“行为”只是人物特征的“表达”。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注重个性化人物塑造的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和采用精神分析、意识流等技法的现代主义心理小说家(申丹,1998:62;65)。比如福斯特(Foster,1966:59)就认为“小说家的爱好集中在人的身上,为了他会牺牲故事、情节、形式以及伴随的美等很多东西”,[2]而詹姆斯(Henry James)的“‘理论理想’为叙事文本中的一切因素都为人物的心理服务”[3]

关于叙事结构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查特曼(1978)认为讨论两者何为第一性或谁处于“主导”地位的问题没有意义,因为只有两者共同出现,“故事”才能存在。他提出人物是与某一专名相关且相对稳定的“各种特征的聚合体”(a paradigm of traits)(1978:113;126)。换言之,在理解小说人物过程的某一阶段,需要从(业已获得的)一系列性格特征中选择出能够解释行为的那些特征,否则仍需在该清单上继续增添新的特征'>[4]。查特曼(1978)反对将小说人物看作现实中的真人,主张人物特征是读者根据自己生活和审美体验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建构的结果(1978:119—131)。可见,与持“功能”人物观和“心理”人物观者不同,查特曼所关注的是“人物”和“事件”之于整体叙事结构的重要性以及读者对“人物”特征的构建和解释。申丹(1998)认为查特曼关于“人物”的论述忽略了以“事件”为中心的作品(1998:67)。其实,由于不赞成“人物观”的二分法,查特曼并不主张将叙事文本区分对待,虽然他注重“人物特征”的认知、解释,但同时也强调“事件”对于叙事结构是不可或缺的,正如查特曼(1978)所言,“尽管一个文本可能只有‘存在物’(existents)(指‘人物’和‘场景’)而没有‘事件’(如人物特写、描述性小品文),但这样也就没有人称其为叙事文本了”[5](1978:131)。诚然,查特曼这种“开放的人物观”其初衷是探究不同叙事文本中“人物”的共性,这一点无疑是可取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将其应用于小说叙事文本分析,其方法上与“心理性”人物观并无明显差异。

托多罗夫(Todorov,1977:66)曾将叙事作品分为非心理性(apsy-chological)叙事文本(以情节或事件为中心)和心理性叙事文本(以人物为中心)。据此,申丹(1998)提出注重人物行动的功能性分析方法较适于以事件为中心的非心理性小说,而注重人物自身特征的分析方法较适用于重人物塑造的心理性小说(1998:65)。显然,该观点可为小说人物分析提供方向性指导,由于本研究所选语料为非心理性短篇小说(即均为未采用“精神分析”、“意识流”等手段的叙事文本),为此宜采用功能性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以“主题相关性”为参照分析自译者对源语小说文本中的哪些“人物”及其塑造手段作了规律性处理,所谓参照“主题相关性”也就是对比“人物”之于小说“主要行为”及其“目的”的“重要性”。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桑仲刚.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短篇小说的汉—英自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