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关联

¥0.2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2-07

字      数: 134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网状关联

上述国际文化合作进程不仅包括双边与多边国际文化合作形成的网络,还包括在双边或多边文化合作同一领域内不同文化产品与服务(如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以及教育、旅游、版权等服务活动)之间,不同机构或组织(如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或民间机构或商业团体)之间,不同事务、领域或层次(如文化艺术各部门)之间,同一区域不同国家(如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或东亚10+3)之间,不同区域组织与国别(如东亚10+3与欧盟国家)之间,在全球性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层面上的各类合作之间,以及这些范围不同的国际文化合作之间构成的多重网络。其中,2005年3月在曼谷举行的首届东盟—中日韩“促进东亚国家文化、艺术品、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化和专家交流”会议促进东亚文艺及遗产保护合作网络。2005年8月3日签署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第二条第二点提出通过文化遗产管理计划、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文化遗产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网络联系和交流,鼓励和支持对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和推广;第四点提出通过产品开发和文化市场营销、广告宣传、专家间的信息交换和组织网络等手段建立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2007—2017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工作计划》中提出在社会文化合作领域加强东亚文化遗产网络、东亚论坛、东亚思想库网络和东亚研究网络的作用,在文化和民间交流领域促进参与文化事务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以及艺术家、专家和剧院、音乐、杂技、舞蹈、民间艺术和电影摄影从业者间的互动、网络化沟通和互访,在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机构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网络化工作和研发。此外,还包括“十一五”规划期末中国已同145个国家签订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1]等形成的国际文化合作网络。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红.国际文化合作的经济分析:以中国—东盟区域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