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集中

¥0.2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2-07

字      数: 138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四 空间集中

上述关于中国与东盟以及中日韩、欧美等文化合作的数据表明,国际文化合作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或区域性。其中,东亚是与中国启动区域文化合作最早、高层文化往来最为密切、交流最活跃的地区。

根据中国文化部方面的统计,仅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每年与中国各类文化交流项目的总量就多达1000起左右。[1]东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高官互访一直居于前列。自2003年首届10+3文化部长会议在吉隆坡举行从而创建10+3文化部长会议机制开始,东亚各国就主动推进区域的文化合作。在2005年8月举行的第2届10+3文化部长会议上签署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与世界区域组织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合作文件。2006年至今,中国文化部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10+3文化人力资源研讨班”,加强了与东亚各国文化官员和专家间的交流。2008年1月,中国代表团在第3届10+3文化部长会议上,提出制订《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的倡议。同时,中国文化部还通过10+3文化高官会、东亚文化网络会议等对话机制与各国文化高官、专家、艺术家开展了多层面的对话与交流,等等。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以中国与东盟(10+1)为基础、中日韩与东盟(10+3)为主要渠道的东亚文化会议机制,并构建在东亚10+6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合作框架内的文化合作机制。[2]历年中国举办的亚洲艺术节,东亚地区演员占多数,如2005年第7届亚洲艺术节访华的23个访华亚洲国家团组、350名演员中,东亚14国共233人(表2—18),占66.6%,其中东盟10国135人,占38.6%。东亚国家在和谐价值观、文化建设、保护多样性、文化经济发展等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像欧盟地区一样,东亚区内区域性的国际文化合作也呈现较快速及较集中的发展态势。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红.国际文化合作的经济分析:以中国—东盟区域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