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经济学

¥0.1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2-07

字      数: 55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国际文化经济学

正如前文(第一章第二节之二)所述,艾奇逊和莫尔(K.Acheson & C.Maule,2006)认为,国际文化经济学由时间比较久的国际经济学和比较新的文化经济学组成。作为首要成分,国际经济学分析个体价格体系(表现为不变的偏好)与非劳动资源以及给定技术条件的协调关系。这种模式化的世界被分割为政府在它们的边界内负责政策的多个国家。国家通常根据它们的要素禀赋和技术复杂程度而不是根据其历史、文化、气候和族群结构来区分。国际贸易基本模型已经通过借鉴如产业组织理论或者博弈论等其他经济学方法而被优化。在其最基本的版本中,研究者阐述不同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如何影响贸易、资金流、人口在国家之间的迁移、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不同国家的个人福利。国际文化经济学的第二个成分是文化经济学。和其他国际经济学一样,它借鉴其他部门或领域的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全力解决的是经济学其他领域忽略的文化的经济价值等问题,它强调群体文化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K.Acheson &C.Maule,2006)。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红.国际文化合作的经济分析:以中国—东盟区域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