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1.5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2-06

字      数: 1255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不仅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和气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涉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两个基本问题。

(一)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质和特征、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对此,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回答。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身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又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周向军先生在《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指出:“从发生学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条件和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以帮助人们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价值,这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1]在我们看来,毛泽东从发生学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需要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体察并进而适应这种需要。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既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不断发展的实践的产物,它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充分的存在依据。对此,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2]他认为,“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3]在这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说明,从而在发生学的意义上表明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

毛泽东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方面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他们积极参加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并在实践中自觉改造世界观,由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承担起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伟大历史任务。对此,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也作了具体明了的阐述。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4]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5]在这里,毛泽东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需要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倾心关注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的斗争,能够体察并进而顺应这种需要。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6]这就从认识论意义上表明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问题的基本看法。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曹富雄,郭淑兰.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