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级生态县”的创建

¥0.4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5-11

字      数: 268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三 推进“国家级生态县”的创建

自2011年景宁获得“省级生态县”荣誉后,努力向更高层次迈进——“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在三年多的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国家级生态县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美丽畲乡”建设,2015年5月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技术评估。

(一)强举措,实施生态立县

一是优先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实施生态县的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均成立相应的创建组织,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环保员,形成了上下贯通,覆盖全县的生态组织网络。人大、政协专题调研,出谋划策;职能部门突出重点,分工明确;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热烈响应,积极行动,真正形成了党政主导、干部主动、群众主体的良好生态创建格局。二是注重规划引领。为了有序推进生态县建设工作,2004年景宁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有关专家论证后,由县政府提请县人大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2010年对规划进行了修编,进一步突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目标与重点,2011年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根据生态县建设目标管理的要求,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均编制实施了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还先后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水资源管理条例》《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性条例、文件,为稳步推进全县生态环保工作提供政治保障,指明了发展方向。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优先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1—2013年,全县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分别为1.28亿元、1.45亿元、1.64亿元,用于清水河道、饮水工程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污水管网建设、绿化造林等工作。目前,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4.23%。建立了以奖代补制度,促进配套资金和政策处理等问题的解决。同时,乡镇(街道)也创新方法积极筹集资金,加大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生态建设重要项目按期完成。四是强化政策考核。县委、县政府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综合考评,将生态环保、“五水共治”工作列入全县“一票否决”项目,每年组织召开高规格的生态环保大会,与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签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对年度创建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建立起有效的奖励机制。同时,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还定期深入乡镇、部门检查指导,经常性召开联席会议,着力解决生态创建中的重点问题。

(二)重保护,加大生态修复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建樾.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景宁畲族自治县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