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0.7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1-12

字      数: 489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区域经济结构在地域上的表现形式,它是空间结构单元在空间相关联系形成一定图模(pattern)(王世豪,2009),即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李小建,1999)。点、线、网络和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有学者认为,就区域经济学角度而言,空间结构是指区域经济的核心、外围、网络诸关系的总和。现代区域经济学中的“空间”,是一个“多维度”的时空概念,体现了经济活动客体的属性和相互关系,只有同经济活动客体的属性特征和经济活动的时间维度相结合,才能完整地描述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因此,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也可定义为经济客体在各区域经济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间的空间集聚的规模和形态。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各要素在空间中的相互位置、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集聚程度和集聚规模以及地区的相对平衡关系。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质上就是研究各要素的空间组合、关联和演变规律。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要素分为四种类型:点、线、网络、域面,各要素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的形态不一样,是因为各种经济活动具有各自的经济技术特点,以及由各自经济技术特点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这些具有不同特点和经济意义的点、线、网络和域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地域位置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冬梅,舒燕飞.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