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y of Heaven and Man——A Concept of Totality in Kenneth Rexroth's Poems

¥0.4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0-10

字      数: 601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诗歌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思想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文学和艺术。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是美国现代诗坛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道家文化的影响。他自青年时期开始了解道家文化,一生践行道家于山水之间悟道的做法,在山水中度过了他的大部分诗歌创作时光。他把自然视为自己的灵感和想象之源,以清新的笔触,超然的视角,不加任何理性评论地呈现自然本来的面目,他还响应道家的“齐物论”,试图打破物物之碍,与自然进行交流,与万物产生共鸣,他推崇“坐忘”之境界,在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诗人自我的消解,而让物物相参,物物自现。

一 引言

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1905—1982)是二战后美国出现的第一位诗人和翻译家。他是旧金山诗歌复兴的奠基者,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之父。雷克斯罗斯在美国文学很多领域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和创新者,他的作品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历史、文学评论、现代诗歌和戏剧创作以及众多的欧洲、亚洲诗歌的翻译。他青年时代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持有浓厚的兴趣,也正是由于这份热情,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王红公”,中国读者可能更加熟悉一些。

雷克斯罗斯认识一些中国汉字,使得他能够阅读一些中文诗歌和典籍。他酷爱老子的《道德经》,甚至把道德经的第六章融于他的诗歌《心之园,园之心》中,此外,他对中国文化的隐士情结尤其感兴趣,早在旧金山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前,雷克斯罗斯已经在其诗歌创作中运用了中国隐士模式。雷克斯罗斯对中国道家文化的推崇是以道家文化的西传为背景的。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动摇了西方人的宗教信仰,西方人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之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优越感也随之减少。与西方哲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是,道家认为宇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包含类似于阴和阳的元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生长。道家还认为,自然并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背景,也不仅仅是人类沉思和冥想的对象。相反,道家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并不是大自然的统治者。在这种意义下,道家思想认为,人类活动不应该阻碍自然的正常发展。人类应该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而不是破坏自然的平衡,人类也不应该让无法控制的事情烦扰自己。因此,当西方人向外寻找一个新的理念时,道家思想恰巧弥补了西方文化所缺失的东西。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马珊.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诗歌中的天人合一思想[C]//张京鱼,王文,田兵.跨语言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