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

¥1.0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3

字      数: 557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四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

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方法。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1]改革的任务越是繁重,改革的头绪越是繁多,越是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改革全局,深入把握改革规律和特点,系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形成了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2]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主体。人是衡量改革发展的最终尺度,是评判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改革方向对不对,改革措施准不准,改革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在领导改革的全过程中,要将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3]。党要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释放出来,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夯实群众基础。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春贵.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