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Based on the Political Science Papers of“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88-2017)
一 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频繁的王朝换代、政权更迭带来的复杂政治实践为繁衍异常丰富的政治文化创造了条件。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视为西方系统政治学的开创性著作不同,中国系统的政治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逢大一统来临之前,百家争鸣,众多思想家提出了见解各异的观点或政治主张。然而,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后,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经、史、子、集之外,再无其他学科分类。服务于统治需要,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基本是围绕治国之道展开,在独尊儒术的单一意识形态下,始终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更谈不上相应的学科。洋务运动期间,在西学东渐中京师大学堂于1903年始设“政治科”,正式开启了中国本土政治学教育教学的序幕。而在国人争先开眼看世界的社会思潮下,彼时也翻译引进了一大批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1]。民国时期,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基本形成,至1949年,全国200所高校中约有40所开设了政治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学专业人才[2]。以延安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也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方针。1952年,政治学被作为“伪科学”在院系大调整中取消,期间虽然有个别高校恢复设立,但政治学始终不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也深受局限。中国政治学会筹备会拟定的《1980—1985年政治学研究选题计划》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建国以来,(政治学科)实际上被忽视和取消了,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大学的政治学课程废除了。结果,关于‘国家制度’、‘政府组织’、‘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干部制度’、‘党政关系’等重大政治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3]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政治学需要补课”的呼吁下,全国多个高校陆续开设政治学专业,地方性的和中国政治学会也先后成立。从机构重建、学科设置、教材编辑到国外理论译介、国际学术交流,近三十年的中断后,补课几乎是从头开始。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社会背景下,政治学研究迅速起步,在完善理论体系、扩大研究领域之外,立足现实政治发展需要,对经济改革带来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证,如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在此过程中,中国政治学研究逐渐找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西方理论和方法,进行与国情相匹配的研究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愈发深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政治学研究如何提供及时和有效的理论支持,已经成为越来越紧迫的时代课题。而回顾、梳理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史,客观清晰地了解中国政治学学术生态,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二 研究溯源
在新千年到来之前,围绕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走向、方法创新等问题,学界进行了展望和思考。就如何促进中国政治学的繁荣与发展,王浦劬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和突破,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基础理论的完善发展、研究角度和方法的更新以及具有重大现实和实践价值的选题方面[4]。许耀桐提出,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必须重视政治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发挥政治学研究对政治实践的指导功能[5]。陈振明建议,一是加强对政治学方法论的研究,提高政治学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展开对政治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增强政治学的现实性和生命力;三是注意跟踪国外政治学发展的新趋势,提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6]。林尚立提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学术化、研究行为的科学化是政治学科学化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国内政治学研究在研究方法的引进和科学化的探索方面的努力还十分不够[7]。此外,洋龙认为要加强对知识政治的研究,谭君久和童之伟提出应注重基础研究[8]。
相关推荐
-
[1]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From 2008 to 2017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American Polit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Field,Topic and Method
-
[2]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ion——以《美国政治科学》(2008—2017)的文献进行分析
-
[3]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
[4]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
[5] Science and Secularization
其他推荐
-
图书 欧洲法律评论.第四卷
作者:程卫东 李以所
图书 欧洲法律评论.第四卷
-
2
图书 欧洲法律评论.第二卷
作者:程卫东 李以所
图书 欧洲法律评论.第二卷
-
3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21辑
作者:史忠义 孔杰 臧小佳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21辑
-
4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16辑
作者:栾栋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16辑
-
5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22辑
作者:史忠义 孔杰 臧小佳
图书 人文新视野.第22辑
-
6
图书 文化研究.总第53辑
作者:周宪 陶东风 周计武 胡疆锋 刘毅
图书 文化研究.总第53辑
-
7
图书 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二辑:总第二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图书 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二辑:总第二辑
-
8
图书 中美比较文学.第二期
作者:张华 (美)米勒(Miller Miller A.P.
图书 中美比较文学.第二期
-
9
图书 中国政治学.2020年.第二辑:总第六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图书 中国政治学.2020年.第二辑:总第六辑
-
10
图书 中国政治学.2020年.第三辑:总第七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图书 中国政治学.2020年.第三辑:总第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