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9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3

字      数: 1151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以六个时间段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直到今天的历史进程,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和无限生命力。他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一个时间段,考察了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的历史性贡献,是在一个东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成功地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相连接的问题,并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际运动的一个伟大创举。

首先,毛泽东确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联结点问题,也就是说,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绝不可能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1]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由之路。在毛泽东看来,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能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如下条件:第一,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包括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内的进步因素的生长点;第二,具有了相对强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力量,特别是在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内部,有正在成长的各种社会主义因素,为将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条件;第三,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正因为这样,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就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历史唯一正确的选择。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又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既存在资本主义的因素,又存在不断生长中的社会主义的因素,这将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2]毛泽东领导制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就反映了上述特点。拿经济纲领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毛泽东指出,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所以必须实行“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方针。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还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成分,以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同时,对资本主义经济要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这主要是:①不能动摇国有经济的领导地位;②要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和劳动条件等方面加以限制,使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得到限制,否则,任其自由泛滥势必危害整个国民经济。与此同时,毛泽东更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必须优先发展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使这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导向的、决定性的作用,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强大的物质基础。这种立足于现实又为未来发展准备条件的策略思想,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纲领中也都得到生动的体现。正是在这一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毛泽东带领全党在长期的、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既致力于领导当前的民主革命,又自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为将来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准备条件,从而胜利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前途相联结的这一历史课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梁柱.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C]//李捷.毛泽东思想研究.第3辑,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