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内在张力

¥2.7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3

字      数: 1593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内在张力

由于党与群众是两种具有不同内涵的力量和角色,作为党与群众相结合的主要方式,群众路线必然有其内在张力。在其操作意义上,贯彻群众路线就是党与群众之间双向交流、相互制衡的反复过程,其正常结果是在党的要求与群众的要求之间达成一种历史性的和解、契合、融合和综合,消除各自可能滋生的极端倾向,使两者同时得到合理的表达和满足,形成能够充分发挥两者智慧和力量的共识和合力,最终有效实现特定的实践目标。群众路线的生机和优势就在于其具有内在张力,党的智慧和力量就在于能够深刻认识党与群众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善于确认、维护和运用由此形成的这种张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叩其两端而问,在两者的结合上狠下功夫,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此正确制定和实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党在把握和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曾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偏差,不是出于群众路线的内在张力,而是出于无视、压制乃至消除这种张力而产生的偏执于一端的极端化的想法和做法,因而,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正确把握、维护和运用这种张力,促进党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双向转化。由于人们对“张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各有不同,为了避免误解,这里简要说明一下本文对“张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和用法。本文认为,所谓张力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的力量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得以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和综合效应。换言之,形成张力的基本条件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力量,这些力量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只有同一性而无差异性,诸种力量则趋于合为一体而无须结合;只有差异性而无同一性,诸种力量则趋于分崩离析而难以结合。相互隔绝的诸种力量之间不可能形成张力,完全相同的诸种力量之间也不可能构成张力,唯有不同的力量以特定形式相结合时,才能形成张力。简言之,张力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诸种不同力量的交织互动,它强调了差异性因素之间的互补性及其相互限制和自我限制的必要性。

一 群众路线的张力构成

群众路线之所以有其内在张力,是因为它包含党与群众这两种力量、两种角色,而党与群众之间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因而两者既存在着相互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存在着相互背离的可能性。因此,要理解群众路线的张力构成,首先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念、党观念(或称自我观念)和党群关系观念,阐明党与群众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实际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并一直强调和贯彻群众路线,从思想上说,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念、党观念和党群关系观念决定的。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念。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话语系统中,人民、群众、民众、大众、老百姓等几乎是同义语,有时又合称为人民群众或人民大众,当然其间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异,“人民”似乎史富有政治意味,“民众”“群众”则似乎史富有社会意味。从其性质上说,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政治范畴,其对立面是敌人,其对应面则是具有某种特殊规定的群体或个人。正如“敌人”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一样,“人民”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从其成分上说,人民群众是一个包含几个阶级的复合阶级概念,而不是单指某一个阶级的单一阶级概念,其阶级成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特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反复强调,人民群众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尤其是农民阶级。“人民大众主要就是农民。”[2]“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其次才是别的民主分子。”[3]从其数量上说,群众永远是一个指称绝对多数的群体概念,就其总体而言,毛泽东经常强调,群众要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在具体的运用中,群众也是一个具有相对指称的群体概念和身份界定。对于政党而言,党外人士即属于群众;对于军队而言,其他非军队人员则属于群众;对于领导者而言,其他被领导者属于群众;对于上级领导,下级领导也可以被看作群众;对于个人而言,其所属群体成员也属于群众;如此等等。由此产生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干群关系、官兵关系、上下级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等一系列相互交织、互相重叠的社会政治关系网络。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在什么语境下,相对其另一面,群众主要是一个指称绝对多数的群体概念,很少指称个人,尽管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或政治身份。因而,无论是什么个人、团体,它与群众的关系都是一种少数与多数的关系;除去与敌人的对立关系以及个别情况外,群众作为相对的一方一般处于下层地位,属于“普通人物”“小人物”的“总称”,其与他者关系常常对称却不对等。从其社会历史作用上说,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现实状况的主体表现,也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总体,群众处于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文兵.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内在张力[C]//李捷.毛泽东思想研究.第3辑,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