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的正确评价及其意义

¥2.4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6-03

字      数: 1469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的正确评价及其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大“山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不可否认的卓越的贡献,红四方面军原广大指战员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十分重要的贡献。因此,怎样认识、评价、对待红四方面军及原广大指战员,就成了怎样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的一个重大问题。

毛泽东始终十分关注并要求正确认识和对待红四方面军及原广大指战员的问题。要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毛泽东、理解毛泽东、评价毛泽东、深化毛泽东研究,就有必要研究清楚毛泽东是怎样正确评价和对待红四方面军及原广大指战员的,以回击二三十年来社会上存在的“毛泽东大整红四方面军及原广大指战员”的言行,回击否定毛泽东历史功绩的错误思潮。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伟大贡献,是全面的、整体的、影响深远的。他始终坚持辩证地科学地认识、评价和对待红四方面军及原广大指战员,也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 从黄麻起义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合时期: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的大力支持和评价

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创建、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发展苏维埃运动;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完成战略大转移,达到北上抗日的目的。毛泽东非常清楚,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各部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行动上达到相互密切配合,统一在一个战略意志之下;更加需要将川陕苏区与鄂豫皖苏区及红二军团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任务与中央苏区的伟大的任务配合起来才行。为此,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

第一,毛泽东大力支持红四方面军。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不利,张国焘拟决定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并电告中共中央,请求中央命令鄂豫皖周边区域红军协助。临时中央告知周恩来、毛泽东,红四方面军的存在对于中央红军十分重要。为此,1932年9月中旬,从革命根本利益出发,毛泽东致电中央及红四方面军《对红四方面军粉碎第四次“围剿”的建议》《对鄂豫皖红军战略战术问题的意见》等,对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斗争战略战术提出对策建议[1]。9月30日,毛泽东又向中央及红四方面军提出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的意见,即《关于鄂豫皖应选敌弱点歼其一部的意见》[2]。此后,1935年1月22日才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红军主力入川给红四方面军电,又对红四方面军的军事行动提出建议。这些都对红四方面军的反“围剿”、发展壮大起了积极作用[3]

第二,客观公正高度评价红四方面军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展苏维埃运动进程中的功劳。

一是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川陕省苏维埃政权多次给予高度评价。1934年,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由于红四方面军的远征,在辽远的中国西北部,开展了广泛的群众革命斗争,把苏维埃的种子广播到革命形势比较落后的区域中去了。红四方面军的英勇善战,在不足一年之内,已经在廿余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已经发展了十倍以上的红军队伍,号召了整个四川的工农劳动群众与白军兵士倾向于苏维埃革命,在中国西北部建立了苏维埃革命新的强有力的根据地。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4]这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高层领导多数人的评价。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国新.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的正确评价及其意义[C]//李捷.毛泽东思想研究.第3辑,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