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观众分析

¥0.1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所属图书: 《登场的译者》

出版日期:2008-12

字      数: 146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7.2 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观众分析

7.2.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观众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众的思想逐渐从保守、狭隘向开放、民主的方向转变。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羡慕、同情、憎恶等复杂心理。话剧作为一种高雅艺术逐渐地让厌倦了冷酷无情的政治运动的人们,重新去领悟艺术的、人生的真谛。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发展和完善,具有基本艺术修养的知识分子成倍递增,为翻译戏剧的接受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重新了有了经济上的保障,为翻译戏剧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基于人们对于西方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对于一个接受过西方文明熏陶、具有深厚英语语言文化功底的英若诚来说,他在这个时期的戏剧翻译必然肩负着启蒙的重任。邹红通过对北京人艺和中央实验话剧院观众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代中国话剧观众构成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被调查者中18—30年龄段的观众占到60%,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到80%。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干部和以学生、教师、文艺工作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并且,邹红的调查研究表明,北京人艺具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他们对于北京人艺的热衷是基于人艺浓郁的京味,《茶馆》和《天下第一楼》被选为最受欢迎的剧目就是很好的证明。而进一步的思考发现,“中国话剧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历史总是不断延续的,今天的观众是在阅读昨天的剧本,观看昨天的话剧中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话剧观众来说,他们所理解、所认同的话剧更多是传统意义上的,而话剧作为艺术,本身就有某种历史继承性。”[1]英若诚的戏剧翻译很大程度上是为北京人艺演出服务的,以莎士比亚的名剧《请君入瓮》为例,该剧在国内有多种译本,北京人艺都没有采用,而是请英若诚再译,为什么如此折腾呢?张帆指出:“这和北京人艺的演出风格有关。北京人艺特别注重戏剧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特别注重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特别注重雅俗共赏。无论是中国戏还是外国戏,都要让普通观众看得懂、听得明。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北京人艺演的外国戏从没有冗长的拐弯抹角的台词!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词句!更没有所谓的‘倒装句’(这一点并不属实)!您甚至会感觉演员是在演外国事儿的中国戏!这就是北京人艺。”[2]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北京人艺的演出风格造就了英若诚的戏剧翻译风格。为了能直接打动中国观众,英若诚在忠实传达原剧艺术思想的同时,还富有创意地采用了不少汉语成语、谚语,如“快刀斩乱麻”、“碰了一鼻子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挂羊头卖狗肉”,等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剧场效果。

7.2.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观众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任晓霏.登场的译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