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异化手法》导演的需求

¥0.2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所属图书: 《登场的译者》

出版日期:2008-12

字      数: 237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7.4.1 导演的需求

《请君入瓮》、《推销员之死》以及《哗变》都邀请了英美导演,所以,英若诚的翻译剧本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为母语导演的导演节奏需求考虑。比如,在谈到《请君入瓮》的排练时:“在这次合作中另外一个使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导演对全剧节奏、速度的严格要求。”[1]任宝贤在总结英若诚《推销员之死》的翻译特点时,也指出:“在语言的长度、节奏和句子结构上都接近英文,这样才适应米勒拍戏。因为米勒不懂中文,如果中文和英文在节奏和长度上相差太大,米勒就根本无法向演员提出要求。”[2]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任晓霏.登场的译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