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译本为例》绪论

¥2.26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9

字      数: 742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章 绪论

此书定稿之时,正值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之际。虽然这位“属于所有时代”的文坛宗匠在时间的间隔上与我们有些遥远,但是我们仍能通过他的原作或译本与他进行心灵对话。因其作品中反映的是人性永久性和普遍性的主题,所以莎士比亚作品“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弗衰”。[1]

“1903年上海达文书社出版了《澥外奇谭》,它为我国最早的莎剧文言故事译本。”[2]此后,便陆陆续续有多人完成了莎剧的单行本或全集的汉译,其中包括林纾、田汉、曾广勋、张采真、戴望舒、张文亮、顾仲彝、袁国维、曹未风、朱生豪、曹禺、杨周翰、虞尔昌、梁实秋、英若诚、方平、卞之琳等。他们在不同时代为当时的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不同风格和语体的莎士比亚作品,基本满足了所处历史时期的受众对这“笼罩一世、凌越千古”[3]的经典文学的阅读和观赏需求,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这一“全人类文明的永恒瑰宝”[4]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笔者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喜爱由来已久,随着时间的推移,爱之弥深。喜爱之余,又因其文辞古雅、语言形式多样而产生许多敬畏。很多时候,阅读原作都要借助译文。在撰写本书之前,笔者依靠的都是朱生豪译本。偶然机会,翻阅梁实秋译本,再以其对照原文时,笔者发现原作的面貌更加清晰了,因此就有了尝试对比两种译本的最初意图。实际上,选择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译作是比较勇敢的尝试,因为学界已经有了太多丰硕的成果,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与之前的某个结论相冲突或者偏离,使得研究结论经不住所有人通过各个角度来反复推敲。但是,毕竟是要了解译作的真实面貌的强大动力战胜了种种顾虑,笔者坚持了最初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威.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译本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