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定量研究综述》两译本的基本定量分析

¥1.2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9

字      数: 404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四节 两译本的基本定量分析

一 两译本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对于文本语料库的基本特征分析,往往是从形符数、类符数、类符/形符比、平均句长、重点词汇等开始的。因为这些指标容易获得,而且有较客观的说明能力。类符(type)是指语料中的不同的词语,形符(token)则指所有的词形。“类符/形符比(type /token ratio,TTR)值越大说明该文本所使用的不同词汇量越大,反之则不同词汇越少。”[1]Baker也认为文本的类符/形符比值的高低与笔者词汇使用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成正比[2]。TTR是一个相对的数值,语料库的容量越大,其值就会越小,如根据王克非的研究,总形符数量达到564390条的翻译汉语的TTR值才只有2.9[3]。所以,一般会用标准类符形符比(STTR)来衡量语料库的词汇变化。STTR是按一定的长度分批计算文本的TTR,再求均值来反映文本的词语变化程度。因为我们考察的两个文本译自相同的母本,语料库的总词汇数量基本相当,所以,这里我们只考察两译的TTR。笔者利用AntConc的Word List检索功能和Word的替换功能,得到了如表2—4所示的数据。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威.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译本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