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现代若干历史问题的再认识

¥0.6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07-10

字      数: 907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对中国近现代若干历史问题的再认识

一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的公开发表问题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是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决裂,并揭开护国战争序幕的惊世之作。该文最早发表于何种报刊?学术界曾一度公认是上海《大中华》杂志,[1]至1986年才有曾业英先生提出北京英文《京报》中文版、发表时间为1915年9月3日的新说。[2]但后来仍有学者沿袭旧说。[3]因此,进一步澄清这一问题,就实属必要了。

诚然,上海《大中华》杂志第8期的确发表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该杂志注明的出版时间为1915年8月20日。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写就于1915年8月22日。对此,梁启超这一天在给女儿的信中讲得很清楚:“吾不能忍(昨夜不寐今八时矣),已作一文交荷丈带入京登报,其文论国体问题也。”[4]显然,第8期《大中华》所注明的时间仅仅是其计划出版的日期[5],并非实际的出版日期。该期杂志延期出版,当为定论。但延至何日?梁启超在1915年9月1日致袁世凯函内称:“近顷变更国体之论,沸腾中外”,“窃不敢有所瞻忌,辄为一文,拟先登报相与商榷匡救,谨先录写敬呈钧览”。[6]可见,迟至9月1日,梁启超本人尚未承认有《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已公开发表之事实。

以梁启超当时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他在国体问题上的态度无疑会备受舆论界关注。如《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发表,多持反对帝制立场的上海报界必会及时予以报道。作者翻阅1915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版的几种沪报,发现9月2日以前均无这方面的消息。9月3日,《申报》在《筹安会之最近消息》一文中披露了梁启超已有新作,对国体问题欲发表其个人意见的有关情况,并评论道:“任公之煌煌大文,不独为筹安会所欢迎,并将为我言论界欢迎者矣。吾人拭目俟之。”次日,《异哉》一文的标题首次出现在上海报端。该日《时报》在《国内专电》栏内刊登北京3日亥刻专电:“梁启超新著一文题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时事新报》也登北京专电:“今日在英文《京报》、《国民公报》发题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累万言。”不久,《神州日报》载文详细描述了英文《京报》汉文版和《国民公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时的盛况:9月3日,“英文《京报》汉文部之报纸即日售罄无余。而茶馆、旅馆因无可买得,只可向人辗转抄读。又有多人接踵至该报请求再版。后因物色为难,竟售至三角,而购者仍以不能普及为憾。及次日《国民公报》转录,始少见松动……《国民公报》销路畅旺,为向来北京报纸所未有。”[7]9月6日,《申报》、《时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等沪报同时开始连载《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面世,犹如“拨云雾而睹青天”[8],在社会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德芳.思想政治教育与近现代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