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原则的确立和唯物史观的形成

¥0.47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踪迹与替补》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629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实践原则的确立和唯物史观的形成

1844—1845年期间,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完成了从对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分析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工作,形成了唯物史观,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决裂。而在这个过程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确立的实践原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纲》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相比,最明显的不同就表现在:马克思已抛弃了“类”本质的概念,对人的本质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表明,马克思已经能够从对人类的社会内在矛盾的分析中——从对“劳动”的分析中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以此说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对此时的马克思来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即“类”本质的思想)已成了一个多余的假设。人不存在一个“抽象”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从他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这一进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标志马克思已不再把人本主义,而是把“实践”确立为新哲学的根本原则。

一 实践原则的确立

实践概念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人的感性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2]就此而言,它的内涵与《手稿》中的“对象性活动”是十分接近的。但是,“对象性活动”的思想,至少在理论形式上,仍从属于费尔巴哈的“类”概念,因而也仍从属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基本理解和基本立场;而“实践”则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从“对象性活动”到“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存在着一个理论形式的转换问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生平.踪迹与替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