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形成中马克思思维逻辑的转换

¥0.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踪迹与替补》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788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论唯物史观形成中马克思思维逻辑的转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分别简称为《手稿》、《提纲》和《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三部重要的著作。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侧重于从三部著作中所使用的概念的变化去分析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和发展,而几乎很少有人从对这三部著作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变化而引起的思维逻辑的变化去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笔者认为“对象性活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分别是《手稿》、《提纲》和《形态》中的核心概念,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存在着内在联系,而且分别决定了三部著作中的逻辑框架。从“对象性活动”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生产劳动”的过程,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乃至全部哲学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历史科学(即唯物史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对哲学进行研究而形成的较为系统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类学的唯物主义出发,对“现实的人”、“感性的自然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马克思并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派,当他用费尔巴哈的观点去研究人和自然的时候,一开始就与费尔巴哈在研究方法上有区别。正是由于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构成了成熟后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决裂。这种差异在《手稿》中已得到了明显的表现,只不过在此时的马克思看来,他在《手稿》中所形成的思想虽然与费尔巴哈的思想有区别,但从总体上来看他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类学的唯物主义的整体框架是并不矛盾的。或者更科学地说《手稿》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说明、对共产主义学说的论证,都是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前提的。

马克思在《手稿》中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感性的人”和“感性的自然界”的思想。马克思像费尔巴哈那样认为“感性的人”、“感性的自然界”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他认为人作为感性——对象性的存在,以感性的对象、感性的自然界为对象,所以其本身就是感性的对象、自然界。与此相反,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没有对象,因而它只能是“无”。但是,在如何理解对象性存在问题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存在着分歧。费尔巴哈认为对对象性存在的理解只能靠“直观”,而马克思则认为应靠“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对人本身的确证乃是对象对于人的对象性的存在,而这同时就是人对存在的对象性的直观:人对自然的直观,人对上帝的直观,人(我)对人(你)的直观,从而人就是自然的存在物,人就是上帝,人就是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对象性的存在(对象方面)直接就意味着对象性的直观(主体方面);人对对象的直观也就是人在对象中确证自身的真理性。因此,主体和对象的对象性关系乃是直接的,当予肯定的。而在马克思看来,对人本身、对人的社会性的确证主要是靠活动。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不仅被理解为感性对象,而且同时是能动的活动者;正像社会本身创造着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创造着社会、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意识的活动无非是人的社会活动在理论形态上的反映。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生平.踪迹与替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