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考辨

¥0.5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踪迹与替补》

出版日期:2007-12

字      数: 722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考辨

一 意识形态与“虚假的意识”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政治家特拉西(Distutt de Tracy,1754—1836)在其论著《意识形态的要素》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期间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它。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所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来源于特拉西,但他们对这个概念的含义的理解却与特拉西有所不同。[1]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是“科学”的代名词。特拉西建立意识形态,其主要任务是想通过对认识的起源、界限和可靠性程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界定,形成一套科学的认识论体系,并以此为真正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恩格斯则大多用“虚假的意识”去指称意识形态。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这样写道:“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2]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的信中又说:“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3]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在“虚假的意识”的意义上所用的意识形态是否只是指以前的阶级社会中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不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呢?尽管以往的意识形态家总是以“科学”自居,但他们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与真正的科学背道而驰的。因为,以往的意识形态不是建立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观念统治世界”、“精神决定历史”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识形态不相信意识来源于物质、意识是对物质世界一种反映的道理,而认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性的标准均存在于精神自身。因此,它们只能停留于对社会存在颠倒反映的“虚假的意识”的范围之内,始终达不到对社会存在正确反映的“真实的意识”。一般的意识形态是如此,特拉西的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尽管特拉西继承了法国唯物论的传统,坚持了彻底的感觉主义立场,但他在历史领域内却同样坚持“意见决定历史”,因此,他的意识形态也未能超出“虚假的意识”的窠臼。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由于它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自身看成对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因此,它从一开始就与其他意识形态有着原则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是以“正确的意识”为前提的,它是唯一科学的意识形态。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生平.踪迹与替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