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与“礼”及其对伦理学的贡献

¥1.4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李奇集》

出版日期:2003-10

字      数: 931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孔子的“仁”与“礼”及其对伦理学的贡献

孔子的中心思想可以说是“仁”。而“仁”的实质则是“克己复礼”,重点在“克己”、“敬人”。他从人性论出发,对“仁”与“礼”进行了心理分析,阐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总结了古代统治者德治的经验和礼的社会作用,从而把“礼”的总评价提高到仅次于“圣”的“仁”(价值观念)的高度,使古代道德观念理论化,为中国古代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仁”,还是“礼”,是中国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下的重要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是各持己见,评价不一。由此影响到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看法,这一现象吸引着广大的中外学者对孔子进行广泛研究。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问题争辩的论著出版,然而继续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探索还是有广阔余地的。

一 孔子生活的时代

孔丘生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51—前479),当时诸侯争霸,侵伐频繁,周天子虽然还存在,但已不能行令于天下。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层出不穷,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国无宁日。这标志着奴隶主贵族统治势力在急剧衰退,新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由萌芽而发展。各诸侯国中的土地私有者和私商巨富逐渐增多,而且往往影响到各诸侯国的政治活动,孔丘生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而且生活在创制周礼的周公的封地——鲁国,他抱有消除社会弊端,恢复以周礼为准则的社会秩序的志愿,是十分自然的。如当微生亩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凄凄惶惶、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时,孔子回答道:“非敢为佞也,疾固也。”[1]就是说,他认为当时社会太不知礼义,想以“道”去改变它,并不是为巧谄于人。子路和孔子有一段对话,也可以看出孔子是要恢复“礼”来整顿社会秩序。卫国的国君灵公欲得孔子为政,子路便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很不以为然,说:“野哉由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2]这里的所谓“正名”自然是按照周礼所规定的上下贵贱等级的名分,来纠正当时已经乱了的名分秩序。因为,当时的名分已混乱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程度;所以如果卫君要他为政,他首先要做的是整顿这种名分关系,否则无所依据,什么事都办不成。这话听起来很自然,但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已经很难恢复周礼所规定的名分了。因此子路说他“迂”,并不过分。孔子到齐国,齐景公想用他,晏婴不同意。理由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3]说明那种崇丧厚葬以及学不完的繁文缛节,已经不适合齐国的民俗。于是齐景公告诉孔子说,“吾老矣弗能用也”[4]。孔子奔走各诸侯国之间,终不得为用,原因也就在此,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幻想。毋庸讳言,这种以复周礼自任的意愿是保守的,但是也不能由于这种主观愿望,而作出孔子整个思想体系是保守的、反动的这类结论。我们必须把孔子放在当时那个时代里去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当时,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统治虽然正在迅速崩溃,但新兴的社会势力,还在新生时期,力量不够强大。周天子毕竟还存在着,各诸侯国的统治者还都是奴隶主贵族,诸侯之间还多以违犯周礼为借口而互相征伐。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生活在鲁国的孔子不以复周礼自任,恐怕也不太现实。孔子并不是完全看不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他承认周礼应该有所损益,而且他对周礼也作了一些损益。他所增益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正是他被后世封建社会尊为圣人的依据。

二 “仁”与“礼”的实质及二者的关系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奇.李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