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1924年影响苏维埃俄国政治经济体制变化的诸因素

¥0.0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1990-09

字      数: 428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1917—1924年影响苏维埃俄国政治经济体制变化的诸因素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提出的改造俄国体制的纲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后,必然要发生某些改变。影响这些改变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未被充分认识的社会形态

要想认识和掌握这一全新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建立并运用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政治经济体制,必然要经过漫长的、艰苦的探索过程。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这方面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见解。

他在1918年1月第三次全俄工兵农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说:“不能这样设想社会主义,不能认为社会主义者先生们会将现成的社会主义托在盘子里奉献给我们,这是不会有的事”。“这里会遇到许多困难、遭到许多牺牲,犯许多错错,这是一桩书本上读不到的、历史上没有见过的新事业”[1]。因此,列宁又指出:“社会的改造在历史上必然要经过一条伟大的路程”,“可是,改造的形式和具体改造的发展速度,我们不知道。只有集体的经验,只有千百万人的经验,才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决定性的启示,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说来,以前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历史的几十万、几百万上等阶层人士的经验,还是不够的”[2]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克明,金挥.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