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来源

¥2.1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19-06

字      数: 666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来源

本文为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8BSQD03)阶段性成果。

摘要:现代苗瑶语音系中的唇齿擦音是后起的,它们由早期双唇、齿/龈、腭后类声母演变而来,其中,∗w-/ʔw-/wr-、∗ʍj-/ʍ-、∗ʔr-、∗ɢw-、∗khw-等古声类是其主要来源。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演变过程有规律可循,我们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藏语言唇齿化演变的共性。

关键词:苗瑶语;唇齿擦音;辅音音变;唇齿化

一 引言

擦音是苗瑶语中最为复杂的音类,形成了具有双唇、唇齿、齿间、齿/龈、龈后、龈腭、腭前、前腭、硬腭、软腭、小舌、喉十二个调音部位的体系。在该体系中,齿/龈擦音、喉擦音最为常见,唇齿擦音则与边擦音、腭前擦音一同成为较为常见的擦音,在苗瑶语音系特征中具有重要的区别性意义。根据陈其光(2001: 411)、吴安其(2002: 278)等诸家的构拟,唇齿擦音在苗瑶语中属于后起音系现象。那么,它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它产生于哪些不同的音节结构、包含哪些基本条件和演化规律呢?本文以陈其光《汉语苗瑶语比较研究》中的15种苗瑶语为样本,考察唇齿擦音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来源及演变。下面我们参考跨语言比较、实验语音学证据,探讨唇齿擦音的不同历史来源,阐释其演变机制和过程。

二 源自早期双唇类声母的唇齿擦音

汉藏语系的很多语言或方言原来都没有轻唇音。汉语“古无轻唇音”,大约在中晚唐时期,重唇音和轻唇音才开始逐渐分化。侗台语族轻唇音也是后起的,主要由早期∗pw-、∗bw-、 等演变而来,也有部分来自 、∗w-等古声类(张均如1995: 29);而属侗水语支的水语中的f-主要来自早期∗pj-、∗bj-(曾晓渝2004: 58)。藏语安多方言也出现了轻重唇音分化的趋势,安多藏语f-主要源自藏文复辅音声母sp-(王双成2007: 103)。现代苗瑶诸语大多数仍保持“轻唇归重唇”的特点,但养蒿、石板寨、黄落、下水村、烟园、大坪6个方言点的重唇音发生轻唇化音变。例如: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玉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第5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