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来源
本文为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8BSQD03)阶段性成果。
摘要:现代苗瑶语音系中的唇齿擦音是后起的,它们由早期双唇、齿/龈、腭后类声母演变而来,其中,∗w-/ʔw-/wr-、∗ʍj-/ʍ-、∗ʔr-、∗ɢw-、∗khw-等古声类是其主要来源。苗瑶语唇齿擦音的演变过程有规律可循,我们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藏语言唇齿化演变的共性。
关键词:苗瑶语;唇齿擦音;辅音音变;唇齿化
一 引言
擦音是苗瑶语中最为复杂的音类,形成了具有双唇、唇齿、齿间、齿/龈、龈后、龈腭、腭前、前腭、硬腭、软腭、小舌、喉十二个调音部位的体系。在该体系中,齿/龈擦音、喉擦音最为常见,唇齿擦音则与边擦音、腭前擦音一同成为较为常见的擦音,在苗瑶语音系特征中具有重要的区别性意义。根据陈其光(2001: 411)、吴安其(2002: 278)等诸家的构拟,唇齿擦音在苗瑶语中属于后起音系现象。那么,它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它产生于哪些不同的音节结构、包含哪些基本条件和演化规律呢?本文以陈其光《汉语苗瑶语比较研究》中的15种苗瑶语为样本,考察唇齿擦音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来源及演变。下面我们参考跨语言比较、实验语音学证据,探讨唇齿擦音的不同历史来源,阐释其演变机制和过程。
二 源自早期双唇类声母的唇齿擦音
汉藏语系的很多语言或方言原来都没有轻唇音。汉语“古无轻唇音”,大约在中晚唐时期,重唇音和轻唇音才开始逐渐分化。侗台语族轻唇音也是后起的,主要由早期∗pw-、∗bw-、
等演变而来,也有部分来自
、∗w-等古声类(张均如1995: 29);而属侗水语支的水语中的f-主要来自早期∗pj-、∗bj-(曾晓渝2004: 58)。藏语安多方言也出现了轻重唇音分化的趋势,安多藏语f-主要源自藏文复辅音声母sp-(王双成2007: 103)。现代苗瑶诸语大多数仍保持“轻唇归重唇”的特点,但养蒿、石板寨、黄落、下水村、烟园、大坪6个方言点的重唇音发生轻唇化音变。例如:
相关推荐
-
[1] 苗瑶语边音系统的类型学考察
-
[2] 汉藏语历史比较方法论的新探索——评《瑶语方言历史比较研究》
-
[3] 南方民族语中腭近音j的演变类型
-
[4] 普通话中的语音增强现象
-
[5] 汉藏语的使动态——兼评Old Chinese
其他推荐
-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作者:王中江 李存山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
2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卷.下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卷.下
-
3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八辑
作者:伍国勇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八辑
-
4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
-
5
图书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9年.夏季卷
作者:宋继杰
图书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9年.夏季卷
-
6
图书 形象史学.2021年.夏之卷:总第十八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刘中玉
图书 形象史学.2021年.夏之卷:总第十八辑
-
7
图书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作者:高建平 丁国旗
图书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
8
图书 语言与文化论丛.第3辑
作者:邢向东
图书 语言与文化论丛.第3辑
-
9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
作者:王启龙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
-
10
图书 中国“三农”研究.第一辑
作者:魏后凯 潘晨光 翁鸣
图书 中国“三农”研究.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