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论中国传统“自然”观念之特质——以不同时期的三篇文献为中心

¥2.4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10

字      数: 857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唐君毅论中国传统“自然”观念之特质

唐君毅对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有长期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早期强调中国传统自然宇宙观的“圆融性”特质,中期则凸显其“创生性”“感通性”,后期则更为强调其“内在超越性”和“人文精神性”。唐君毅一生所理解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念有其一贯之道:在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突出中国“自然即当然”的思想特质,以“自然”的价值属性作为中西“自然”观念的根本差异。

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重要人物,唐君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颇为厚重的思想文本。他以“立三极、开三界、存三祭”[1]为职志,建构了系统的人生哲学和文化哲学体系。在他广阔的哲学视野中,“自然”观念也是其关注和思考的课题。从新近出版的简体版《唐君毅全集》(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以下简称《全集》)来看,唐先生集中论及“自然”问题的文字主要有以下三篇:写作于1937年的《中国哲学中自然宇宙观之特质》[2](收入《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全集》第二卷),写作于1951年的《中国先哲之自然宇宙观》(《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五章,《全集》第九卷),以及写作于1974年的《略谈中国思想中之自然观》[3](收入《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全集》第二十七卷)。

唐君毅的亲炙弟子李杜曾将唐氏的著述分为三个阶段:“一为有关纯哲学问题之著作;一为通论中西学术文化之著作;一为分析、确定和开展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之著作。”[4]李杜进一步明确第一阶段为唐氏在大陆时的著作,《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台北:正中书局1943年版)属于这一阶段;第二阶段为唐氏来港以后的著作,《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53年版)属于这一阶段;第三阶段为唐氏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以《中国哲学原论》(1966—1973年)为代表。[5]如果我们接受李杜的这种三阶段划分法,那么上面提到的唐先生三篇谈及“自然”的文献正好分别对应于这三个阶段。我们以“自然”观念为线索,对这三篇文献进行研讨,庶几可以勾勒出唐君毅思想发展的线索,以及其中一以贯之的哲学思考。

一 早期的“自然”观念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卢兴.唐君毅论中国传统“自然”观念之特质[C]//王中江.老子学集刊.第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