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以德性为目的 依格物之方法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摘要:随着思政元素在高校课堂的融入,让教育的视角从强调为个体带来现实的社会效益这一外部价值转而关注是否可以促进个体内在全面发展等内部价值。德性养成应成为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软实力。笔者以一门面向大一新生的通识课为载体,从微观层面探寻“知识”与“德性”、“术”与“道”相得益彰的可行性方案,形成以德性为目的、依托格物之方法论、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关键词:德性;思维革新;五位一体
目前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课堂是时代所需,是对教育领域呈现出的“泛工具化[1]”的倾向打入的一针强心剂。过度强调教育的外部价值,导致学生对教育或知识的兴趣完全受制于外部利益的驱动,而无法体验到教育过程及知识习得本身的趣味和价值,使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正如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White,J.)提出的“不同于把拥有知识作为受过教育的人的主要特征的观点,美德处于中心位置[2]”。可见,从根本上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一个具有德性的人,“德性培育”应是教育的核心。
那如何将这一宏观抽象的教育哲理真正融入微观具象的教学课堂,能够依托可行的方法,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实际教学效果又将如何?带着这些思考,笔者以面向大一新生的一门通识课《从网购到国际贸易》为载体,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探索与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以德育培养为核心目标、依托格物之方法论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收效明显。
相关推荐
-
[1] 国际汉语教师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
[2] “汉语+国际+教育”多维互动课程体系新范式研究
-
[3] “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与实践探索
-
[4]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秩序变迁中的大国竞争
-
[5]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跨学科协同创作教学设计探析——以360°立体书创意设计工作坊为例
其他推荐
-
图书 白鹿塬论丛.第一辑
作者: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图书 白鹿塬论丛.第一辑
-
2
图书 白鹿塬论丛.第二辑
作者:周棉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图书 白鹿塬论丛.第二辑
-
3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作者:谢一彪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
4
图书 中国过程研究.第四辑
作者:赵成 姜德刚 王治河
图书 中国过程研究.第四辑
-
5
图书 北京学研究报告.2014
作者:北京学研究基地
图书 北京学研究报告.2014
-
6
图书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17年.第2期
作者:张江
图书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17年.第2期
-
7
图书 广府文化.第5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图书 广府文化.第5辑
-
8
图书 近代史资料 总57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资料 总57号
-
9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1年.上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1年.上
-
10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9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