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校庆时代校友服务实践工作探析

¥2.4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0-05

字      数: 858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后校庆时代校友服务实践工作探析

摘要:在后校庆时代,许多高校校友工作都会进入一个较大的回落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丰富校友服务内涵、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成为经历过校庆的高校校友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校友工作实践,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友服务工作经验,分析国内高校校友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探寻校友服务工作新举措。

关键词:校友会;校友工作;校友服务

一 背景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地位十分关键,它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助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取得了诸多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于2015年年底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在这一方案中对构建全球一流高校以及一流学科的基本思想、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等内容进行了确定。

高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提供的政策与财力支持,同时也需要丰富的校友资源。注重发挥校友会平台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对校友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和有效利用,推动高校发展,是当前国内高校的一大关键性任务。如各高校在办学方向确定、教育费用使用、学科构建、招生就业等工作中向校友征求意见。一些大学也站在战略发展的视角进行考虑,高度重视校友资源管理,并与学校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挂钩。一些高校还设置了负责校友资源管理工作的部门或聘用专职校友工作人员,并在国内外成立了各种类型的校友组织。

目前,我国在校友资源管理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而言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善。例如,部分大学在进行校友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忽视校友的多样化需求,只片面强调对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实际上校友支持母校发展是基于对母校的情感,而服务是凝聚校友感情的重要的措施[2];服务也是校友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开发校友资源的理性选择[3]。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高等院校的校友工作不能仅仅为学校发展争取资源,而应该将校友工作定位为服务。校友工作要以校友为本,要持续重视、支持校友成长,把服务校友始终作为核心工作,将校友是否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作为评价校友工作开展是否满足要求的一大标准。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应望江.财经高教研究.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