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定义

¥2.6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9

字      数: 549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Ⅰ [量的定义]

一切人类目的的达成(siddhi)皆以正确认识(samyagjñāna)为前提。因此(iti),此[正确的认识]被要求习得(vyutpādyate)。1.1

贪欲(rāga)等是生苦(jātivyasana)相续生起的原因。其敌、世间的胜者、善逝的语言灭除了,战胜了心的暗。[1](归敬偈[2]

“一切……以正确认识为前提……”云云[3],说明了此书所要宣说[的正确认识]的目的。因为书的主体(śarīra)分为两种:言语(śabda)和内容(artha)。其中,言语的目的(prayo-jana)正是使人理解[言语]自身所要宣说的[内容],而非其他。因此,[本论]不会考察此[言语的目的[4]]。

然而,如果所要宣说[的内容]没有目的的话,那么,[人们]也就没有必要为了理解它而组织言语。例如,因为乌鸦牙齿[5]的目的是不存在的,所以谨慎之人(prekṣāvat)不会去考察它。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俊淇.法称《正理滴论》与法上《正理滴论注》译注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