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欧洲中心论:国外学术界关于二战起点的认识

¥3.1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12

字      数: 1147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走出欧洲中心论:国外学术界关于二战起点的认识

摘要 国外二战史研究长期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研究者往往视二战为另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的世界大战,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的起点。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局面才发生变化。一些研究者开始走出欧洲中心论,从全球史的视角来研究二战,发现二战有日本与德国两个战争策源地、亚洲与欧洲两个主要战场。部分研究者还因此对二战的起点提出了新的认识:或者以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或者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二战史研究者走出了欧洲中心论,认识到亚洲战场的重要性与中国抗战的重要意义,二战始于中国抗战日益成为国外学界颇具影响力的观点。

关键词 二战的起点 欧洲中心论 “三九”说 “三七”说“三一”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领域,西方国家与苏联起步早,并形成了实力强大的研究队伍,整体研究水平较高,一直掌握着二战史研究的国际话语权。但是,由于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西方国家与苏联(俄罗斯)的学者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二战的起点问题即是其中一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外国学者并不认为二战的起点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此后的研究也进展缓慢,中国学者则在二战之际就开始探讨这一问题,[1]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初期掀起了两次讨论的热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二战始于中国抗战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共识。

经过多年研究,关于二战的起点,国内外学者已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的起点的“三九”说,以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的“三七”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的“三一”说,以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或者日本偷袭珍珠港作为二战起点的“四一”说,以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或者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作为二战的起点的“三六”说,以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作为二战的起点的“三五”说,还有以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二战在东方爆发的起点、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在西方的起点的“多起点”说等。从笔者搜集的资料看,总结中国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颇多,[3]而总结西方与俄苏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则几乎没有,笔者拟对此作一述评。

一 20世纪40—50年代:“三九”说处于主导地位

20世纪40—50年代,外国学者一般认为,二战前的欧洲仍是世界的中心,欧洲局势对世界局势具有决定性影响,二战是另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的世界大战。因此,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来研究二战史,重视研究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而忽视研究亚洲战场与北非战场,自然而然地认为二战始于欧洲。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闫自兵.走出欧洲中心论:国外学术界关于二战起点的认识[C]//刘新成.全球史评论.第19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