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

¥3.8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布莱希特研究》

出版日期:2020-01

字      数: 1119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二 布莱希特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

德国诗人斯特凡·赫尔姆林于1979年出版了一本传记性的散文《暮色集》,在第10篇里他讲述了自己参加革命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流行的艺术观的感受,他说:“从我开始学习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并加入工人运动的时刻起,周围环境便给我带来一种苦恼:尽管我感觉到理论在人类一切领域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可在艺术领域,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理论。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发现了关于艺术活动的重要而十分精彩的论述,当然,这些论述常常不是为了阐明艺术而写作的,而是为了阐明经济发展。但是,他们的直接追随者,对这些道理几乎未能做出什么评价;文本被当成了《圣经》来引用,照理,应该着手对它们进行一番认真研究,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道理,亦即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看到它们的历史相对性。”[1]

赫尔姆林讲述了自己当年面对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苦恼与困惑,讲述了它的教条主义倾向,同时也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应采取的科学态度。作为一个出生于大资产阶级家庭,且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道路的诗人,赫尔姆林长期以来在一些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社会学著作中,读到的是把20世纪的艺术视为“罪孽的渊薮”的论述,文学艺术界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个个都成了“人格化弊端的角色”。这种理论倾向引起了他的反感,他觉得这种教条主义的文艺理论,缺乏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必要的尊重和宽容。与此相反,他却觉得自己童年时代与父亲一起最初接触艺术的经历,有一种示范性的意义。他父亲作为一个热情的艺术品收藏家,曾经教育他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艺术,赫尔姆林写道:“他指给我看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的一幅素描的一个细部,隆格的一张画页,布莱欣的一幅矫饰派风格的习作。他偶尔低声说上一句话。我总感觉到,他相信我乐意理解他,乐意理解他指给我看的那些艺术家的作品……今天我知道,他那不多的话语,他的指指点点,对于我来说,比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要重要得多,那些理论后来长时间地纠缠得我不可开交。他的沉默教会了我宽容。可我们那时生活在不宽容的时代。”[2]

赫尔姆林这些话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其说他们是赫尔姆林青少年时代的感受,毋宁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它们也反映了当时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讨论的认识水平。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于文学的讨论,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是围绕“现实主义还是非现实主义”问题进行的,这种讨论往往是围绕着抽象的原理兜圈子,非但在理论上建树不多,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也导致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安娜·西格斯在1956年第六次作家大会的报告中,首先批评了社会主义文学在描写现实题材的作品中的“公式化”倾向和“烦琐的描写方法”,从而使讨论转向认识和修正流行的现实主义概念的狭隘性与局限性,从分析具体的社会发展过程和文学创作实践入手,以扩大现实主义的内涵。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黎.布莱希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