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金课”建设背景下教师投入与优质课堂的关系研究[1]
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重点在于教师对课堂的投入。为保证优质课堂的生成,教师需要在教学、科研、情感三个维度上进行时间与精力等的投入。本文通过对优质课堂的调研,来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优质课堂教学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会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存在良好感受;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与学生对优质课堂的感受之间的影响并不特别明显,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体会到在知识、思维和实践上的拓展;教师在情感方面的投入让学生在态度、交流和理解上产生好的感受并影响到教学评价,而青年教师也因为在学生交流方面的优势成为优质课堂教学的主体。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而在一流本科教育中,课程建设是核心环节,也是本科教育提升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又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首先在于教师对课堂的投入,这是建设“金课”的重要前提,也是最根本的保证。因此,研究教师投入与“金课”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教师投入的分析目前主要集中在对教师教学投入和教师科研投入与教学的关系研究两个方面。
(一)对教师教学投入的研究
刘振天提出,教师教学投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的总和;他还从教师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研制了高校教师教学投入调查问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投入总量偏低,教师教学投入在年龄、性别、学位、职称以及院校层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2]何旭明认为,教师教学投入可以从投入的内容和学生的感受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前者可分为时间、金钱、精力和感情投入,后者可分为学生感受到的和未感受到的投入。[3]翟洪江通过对高校教师本科教学投入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投入由时间投入和情感投入构成。[4]粟娟、罗明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在教学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情感方面总量偏低。[5]
(二)科研投入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
相关推荐
-
[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师生共同体的视角
-
[2] 财经类高校人文素养培育创新机制研究
-
[3] “三个课堂”教学探索的实践与启示
-
[4] 英语课堂文化建设研究
-
[5] 国际中文教育互联网线上综合课课堂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其他推荐
-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作者:王中江 李存山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
2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卷.下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卷.下
-
3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八辑
作者:伍国勇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八辑
-
4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图书 中国语音学报.第11辑
-
5
图书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9年.夏季卷
作者:宋继杰
图书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9年.夏季卷
-
6
图书 形象史学.2021年.夏之卷:总第十八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刘中玉
图书 形象史学.2021年.夏之卷:总第十八辑
-
7
图书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作者:高建平 丁国旗
图书 中外文论.2019年.第2期
-
8
图书 语言与文化论丛.第3辑
作者:邢向东
图书 语言与文化论丛.第3辑
-
9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
作者:王启龙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2辑
-
10
图书 中国“三农”研究.第一辑
作者:魏后凯 潘晨光 翁鸣
图书 中国“三农”研究.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