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交往社会化:空间演变与秩序整合——基于豫东林楼村的个案研究

¥3.1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4-08

字      数: 2052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农户交往社会化:空间演变与秩序整合——基于豫东林楼村的个案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0)

内容提要:交往空间是乡土社会变迁场景中秩序生成的重要场域。传统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质的生产方式,强大的行政权力和封闭心理,使传统小农的交往空间困囿于村际范围。农户的生产空间集中于打麦场,生活空间集中于村庄小卖部,政治空间集中于村委会院落。改革开放之后,以庙会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特色的县域交往空间日益凸显,庙会空间是乡村集市空间的扩展,其基本辐射了县域的范围。而今,市场化的渗透,农户的交往空间已经超越了省域范围,农民工群体日益庞大,村民的通婚圈也得以无限延展。综观农户交往空间演变轨迹,个体农民在陌生空间领域正面临着多重风险的考验,乡土秩序变得愈发脆弱。因此,整合村落秩序首先要规范村民交往规则,培养公民意识,重建村庄新型共同体,在政府主导和集体推进中提供公共服务,从而达到村庄秩序的整合。

关键词:社会化小农 交往空间 交往社会化 秩序整合

一 问题提出与个案村庄选取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关注的公共性政治问题。仔细检索以往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将“农户"这一微观“细胞"作为研究单位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因此,“三农问题"的研究要回到原点,重新回到“农户"这一考察对象。[1]小农研究者众多,研究学派纷繁芜杂,但是真正能够独树一帜,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学派并不是太多。黄宗智将小农理论分为三大学派:一是恰亚诺夫“生存小农"学派,二是马克思“剥削小农"学派,三是舒尔茨“理性小农"学派。我们接受黄宗智的分类方法,但黄宗智教授本身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小农学派,我们称之为黄宗智“商品小农"学派,即第四个小农学派。四个小农学派都以小农为研究对象,但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的前提条件不同,研究的假设和结论也有所差异,对小农改造的途径也不相同。四大学派能够成为经典理论,关键是能够比较合理的解释所研究时代的小农行为与动机,或者说能够对所研究时代大部分小农的动机与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显然,经典小农理论受时代的局限,其假设和结论都无法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农的动机与行为。[2]而当今的小农越来越广泛地卷入一个高度开放、流动、分工的社会化体系的社会化小农新阶段。[3]社会化小农理论解释了当今小农自身变化和新特质,关注的是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中的农户。本文以农户交往社会化为分析视角,以农民交往的空间秩序为切入点,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通过“自下而上"对农户行为进行“跟踪"研究,用村民行动的事实说话,逐渐“放大"农户这一微观群体在交往空间演变中的失序性,最终探索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秩序整合的客观依据。

本研究选取的案例村——林楼村,隶属河南省淮阳县大连乡。根据淮阳县志记载,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陈,旧也)据传原始社会时期,淮阳为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之都。林楼村位于大连乡的中心位置,其包括5个自然村,村中共有9个姓氏。据老人回忆,村里9个姓氏均来自山西洪洞,是“大槐树底下"的人。目前,村庄人口总数为1936人,其中男性1061人,女性875人。有485个农户,其中纯农业户175户,纯打工户(夫妻均外出务工)70户,兼业户有78户,留守家庭162户(夫妻一方外出打工)。可以看出,林楼村近一半的家庭有外出务工现象。本文之所以选择林楼村作为个案村庄,原因有四:一是林楼村隶属于中原农耕区,农民世代以农业种植为生,其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中原农村种植业面貌和乡村聚落特征。二是该村受中原历史文明的影响比较大,太昊陵作为全国最大的庙会,位于此县境内。三是该村庄交通发达,工业化和市场给林楼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村民外出务工群体日益庞大,村庄开放性程度也比较高。四是该村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的观测村庄之一,有利于后续研究者做长期动态的跟踪观察。

一 户外到村内:村域空间内的交往

在自然经济状态中,人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人员流动程度很低。“小农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手工业品"。[4]农户是基本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政治单位。正如马克思在描述法国小农时所说,“农民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5]传统时期林楼村农户的交往空间,基本在村域范围:生产空间集中在打麦场,日常生活和休闲空间集中于村庄小卖部,政治交往空间集中于村委会大院。

(一)打麦场:生产交往空间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14年卷·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