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诗经》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基本特征分析
摘要:《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不仅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对《诗经》进行研究,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生态伦理文化探源的一次尝试性研究,也能为全球化背景下生态危机的解决给予一定的借鉴。
一
《诗经》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诗经》时代,人们既传承了先民由于对自然认识的不足而形成的原始崇拜,又在此基础上,运用理性的思维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天地万物本原的探究,致使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进而导致了生态责任意识的觉醒,提出了顺应自然的生态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实践。
(一)崇拜自然的生态信仰
《诗经》中所涉及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名山大川、飞禽走兽、花草鱼虫等种类繁多,根据孙作云先生的统计,《诗经》中光动植物就有252种,当然并不是所有对自然物的描写都是自然崇拜的对象,只有涉及崇拜、祭祀的诗歌才能被当作体现自然崇拜的篇章,按照内容主要分为三类。
1.山川崇拜
山川崇拜是指把山川河流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在《诗经》中,山川崇拜主要体现在统治者和诸侯各国对山川祭祀的重视。
《周颂·时迈》是周武王灭商后,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诗。“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周武王发兵讨伐纣王使天下四方惊慌,众神都需要祭祀来安抚,让高山河流之众神全都来享用祭品,这也是此次祭祀的前因后果。《毛诗序》:“《时迈》,巡守告祭柴望也。”所谓“柴望”是指,在祭祀天地和祭祀山川的时候,所适用的所有祭礼的总称。“柴”就是在祭天的时候焚烧木柴的仪式;“望”则是指君主在祭祀山川的时候,不用亲自到达那个地方,可以遥望山川举行祭祀活动。诗中“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充分体现了周人对山川众神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周颂·云汉》中则描述了宣王二年至六年天下大旱,宣王向上天求雨时祭祀天地众神的情景。诗中反复提道:“靡神不举,靡爱斯牲。”无神不祭,所有祭品都不吝啬,“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奠”是祭天神的礼仪,“瘗”是祭地神的礼仪。这里的意思是天地众神全都祭祀,没有不尊敬的。
2.动物崇拜
《诗经》时代,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经人格化之后,动物便成了不可触犯的神灵。在《诗经》中,人们常常把传说中的麒麟、凤凰、龙等神兽看作祥瑞的象征,认为能够用于占卜的动物可能拥有某种神秘力量,把狐、鹿等视为崇高品德的象征,马则由于备受依赖而使人发自内心地崇拜。
相关推荐
-
[1] 庄子“物我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2] In Commemoration of Mr.ZHOU Fucheng
-
[3]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新成就
-
[4] 论孔子伦理思想的跨时代延异
-
[5] 儒家“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精神
其他推荐
-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九辑
作者:伍国勇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九辑
-
2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
作者:《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
-
3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作者:雷勇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
4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5集
作者:《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5集
-
5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9
作者:庄友刚 桑明旭 任平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9
-
6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8
作者:曹典顺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18
-
7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21
作者:任平 庄友刚 桑明旭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21
-
8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作者:王中江 李存山
图书 中国儒学.第十一辑
-
9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卷.下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9年卷.下
-
10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八辑
作者:伍国勇
图书 生态经济评论.第八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