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问题,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境界

¥6.9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5

字      数: 2098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聚焦中国问题,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境界

访谈对象:王伟光

问:作为当今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理论家,您自20世纪80年代末写作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研究特色,即始终将学术研究的重心置于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从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对此,本刊在1994年曾以“现实的哲学必须研究现实的矛盾”为题对您进行过专访。近年来,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对诸多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有了新的研究和解答。十分感谢您再一次接受我们的专访。请您回顾一下您是如何形成这一治学理念和理论研究特点的。

答:我先说明一下,我既称不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更谈不上著名,充其量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理论工作者。

关于治学理念和理论研究,我在大学时期就认识到,要学好哲学,需要密切关注现实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的抽象方法,认识问题,说明问题。在学习与研究中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即广与深的关系、实践学习与读书学习的关系、研读马列原著与研读其他参考书籍的关系、研究现实问题与研究理论问题的关系。从事理论研究后,我为自己设计的研究方向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根基,以研究利益问题为基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对象,以改革开放为主题,以正确认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诸多社会矛盾为课题,以寻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应有的发展动力为目的,探索出一条集教学、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于一体的,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哲学之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功底扎实、理论联系实际、有益于人民的理论人才。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在理论研究中特别注意两方面的修养:一方面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是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着眼于应用。我认为,仅仅把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职业,解决谋生问题,这不是正确的态度。要立志做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人才,为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南,认真阅读、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为深入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切实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贡献。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探索,主要焦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抓住重大现实问题,找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结合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时代精神和新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捕捉住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并不难,但做起来却非常之难。把设想变成理论,不但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不怕失误的胸怀和气度。在创新的征途上是没有退路的,理论只有在回答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进行哲学研究和创新的主要途径是“两头抓”:一是抓历史源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到中华民族哲学和外国哲学中探求哲学理念;二是抓现实源头,结合时代精神,针对改革开放的鲜活实践,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上加以分析和回答,企求哲学的概括和升华。

问:问题是时代的先声。罗素在1922年出版过一本《中国问题》,将中国问题归结为文字问题、儒学问题、科考问题。时隔80余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亟待理论界予以回答。您在2001年出版的专著《利益论》据说已有3版,对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总根源——利益问题进行了全面探索,在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请问您今天如何看待利益问题?

答:利益问题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哲学理论问题。我在《利益论》这部专著中主要从理论层面、现实层面两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利益问题。可以说,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从利益上找到根源,找到原因,找到答案。在上一次访谈中我也谈到,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要善于概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利益论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难点、热点范畴。

从哲学史上来看,正是由于接触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问题,才推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转向对现实经济关系的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也正是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正确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及其历史作用,阐述了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纠纷是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决定并支配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利益的社会基础和本质等。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说明利益范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问题的理论。

从历史的跨度来看,利益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力。站在利益的角度可以透视整个人类社会,揭示社会历史之谜;从当今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来看,利益问题是左右国际局势的深层原因,从利益理论出发可以洞察世界格局变化的动向;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合理地调整利益结构,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建立有利于利益竞争和利益协调的社会体制,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一个关键问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认识和处理问题,可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调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利益牵动人们的每一根神经,左右人们的言行,是人们从事社会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论述利益理论,说明利益问题,是时代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实践的需要。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伟光.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态势: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