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芯子的表演形式

¥1.5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0-07

字      数: 3890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周村芯子的表演形式

周村芯子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轿子类似,它的芯底由一个方形木质框架构成,被称作抬轿。抬轿是由民间的能工巧匠在织机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制造的,非常坚固结实。这些源于丝绸织机制作的技术被应用到芯子表演道具的制作上来,可以说,没有丝绸织机制作的实践基础,周村人是很难产生芯子制作的创意的。不仅如此,周村人从丝绸织造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审美情趣也被迁移到了抬轿的装饰上来。抬轿为木质框架,按照规模及剧情不同,分别被彩饰成亭台楼阁、彩虹石桥、山川云彩、花卉器具等,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见图3-1)。

图3-1 天河配(1991年和平村)(王恩元 摄)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沈颖.社会嬗变中的周村芯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