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建设

¥1.7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1-08

字      数: 450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再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建设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建设,我始终认为是这门新兴学科当下发展极为迫切的工作。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远没有引起此一学科共同体同仁们的高度关注。其实,无论什么学科,从自然科学到技术科学,从社会科学到人文学科,缺乏系统、丰富和有效的文献基础,将无法进行科研、教学和知识生产。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曾经高度概括科学共同体有效运作的条件,其中特别指出了专业教育、训练与学科文献的密切关系。他写道:

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通常这种标准文献的范围标出了一个科学学科的界限,每个科学共同体一般有一个它自己的主题。[1]

这里,他用了一个科学性的精确概念——“标准文献”。在他的科学哲学理论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结构,也就是学科—共同体—范式—范例—标准文献等若干不同层级要素组成的科学系统。学科是一个知识系统或领域,共同体就是该领域的科学家主体,范式是其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库恩强调共同体科学研究有赖于“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2]范例作为模型其实蕴含在已有的学科文献中,所以我理解“标准文献”就是一个学科最基础、最经典和最有效的范例集合。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周宪.再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建设[C]//周宪.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七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