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荀子“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与道家心论关系再诠
对《荀子·解蔽》引述《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之语,历来解说颇多,争议不断。通过语义考辨和思想分析,我们认为:这段话来自儒家学说之观点并不具有合理性,荀子深受道家心论的影响,这段话的内容和道家思想密不可分,人心、道心二分和道家两重心学说密切相关,《道经》可能是类似《阴经》的道家书籍。
《荀子·解蔽》篇的要旨在于阐释“治心之道”,集中论述的是荀子关于心灵修养及其与治道关系的学说。其中有一段非常简要而引人注目的引述,那就是“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这段话在后世不断引起学者的争议,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这段话与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亦即宋明理学家所谓“十六字心传”的关系是什么;第二,《道经》是不是道家的文献,这段话和道家思想有无关系。我们认为第一个问题的结论基本上是清楚的,即“十六字心传”应该是杂合《荀子》和《论语》而成的,因此是伪作,这一点在后文中会有交代。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这段话来自儒家之观点并不具有合理性,人心、道心之二分很可能和道家两重心的学说相关,用“微”形容道在道家学说中最为常见,《道经》可能是类似《阴经》的道家书籍。
一 已有研究之述评
在正式开始考察之前,有必要回顾前人所做的研究工作,以明晰问题之所在。现存最早的《荀子》注解是唐人杨倞注。对于“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杨倞注曰:“今《虞书》有此语,而云《道经》,盖有道之经也。孔安国曰:‘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引此以明舜之治在精一于道、不蔽于一隅也。”[1]杨倞不将“道经”看作专有名词,而宽泛地解释为“有道之经”,也未细究此处《道经》语与《大禹谟》之间的关系,有含糊其辞的嫌疑。至宋明时代,理学家异常重视《大禹谟》所记载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认定其为三代圣王以心传心的至高箴言,称之为“十六字心传”,并将其与《中庸》等典籍联系起来,围绕此十六字极尽其能事地阐发心性义理。[2]在以义理阐释为目标导向的宋儒以后的思想界中,一方面,理学家们无限地拔高其所谓“理”的地位;另一方面,理学家们坚持其据以建立学问大厦的经典,必然不容任何质疑。这也就是说,他们纵使注意到《荀子·解蔽》篇所言与《尚书·大禹谟》的高度重合,也不大会有心思考虑或有胆量质疑其义理所据以成立的“十六字心传”是真是伪。
明清之际的学人由于考证《古文尚书》的真伪而真正开始关注这一问题。[3]阎若璩在其《古文尚书疏证》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论证,他指出《大禹谟》篇的十六字“此盖纯袭用《荀子》,而世举未之察也。《荀子·解蔽》篇:‘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云云,‘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此篇前又有‘精于道,一于道’之语,遂櫽括为四字,复续以《论语》‘允执厥中’,以成十六字”[4],以此说明《大禹谟》之十六字伪造的出处与过程。他还提出几项证据来证实上述的论断。(1)《荀子》全书多次引用《尚书》,皆有明确的体例,或冠以“书曰”,或直称其篇目名,不应独在引述《大禹谟》时称之为“道经”;(2)《大禹谟》中其他字句亦有取于《荀子》的《君子》《正名》等。至于其在历史中衍生和流传的过程,阎若璩认为“‘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此语不知创自何人,而见之《道经》,述之《荀子》,至魏晋间窜入《大禹谟》中”[5],这应该说是比较公允的见解。阎若璩的《古文尚书》辨伪工作对当时及后世产生的影响很大,目前学界大多予以采信。
相关推荐
-
[1] “互藏交发说”的困境及出路:王船山的人心道心思想新探
-
[2] 王夫之心性观新论
-
[3] 荀子政治哲学中的礼 以人性、优良政府和正义为中心的考察
-
[4] 丁茶山对《论语》“克己复礼”章的诠释及其思想史的定位
-
[5]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道心”和“人心”概念解析
其他推荐
-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作者:雷勇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
2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
作者:《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
-
3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2辑
作者:张京鱼 王文 田兵
图书 跨语言文化研究.第2辑
-
4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作者:谢一彪
图书 《中国越学》第五辑
-
5
图书 中国过程研究.第四辑
作者:赵成 姜德刚 王治河
图书 中国过程研究.第四辑
-
6
图书 广府文化.第4辑
作者:纪德君 曾大兴
图书 广府文化.第4辑
-
7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1号
作者: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李学通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1号
-
8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2号
作者: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李学通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02号
-
9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24号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资料.总124号
-
10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1年.上
作者:徐勇
图书 中国农村研究.2011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