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范蠡的守柔致胜之道
《国语·越语下》中,范蠡将天道循环与阴阳转化的规律运用于吴越战争的战术策略之中,强调“用时”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他的守柔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而老子思想之中的“不争之德”,实质是通过“不争”的表象,强化了对于政治军事斗争中主动性的把握。在国家的治理方面,范蠡强调“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认为人事应该与天地阴阳运作的规律相参验,在具体的举措中强调刑德并举、刚柔相济,也表现出柔性思想的倾向性。
范蠡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军事家与思想家,大约活动于公元前500年至前478年,正值春秋霸权政治的最后阶段。他是吴越争霸中的风云人物,苦心勠力辅佐越王勾践灭吴,而在成就越国霸业之后悄然隐退,其传奇的人生经历与超脱的胸怀魄力曾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之后,《国语·越语下》中的范蠡思想与帛书颇多重出互见之处,这让范蠡思想与黄老思想的关系重新得以审视,范蠡的思想也因此进一步得到关注。范蠡的天道观与阴阳转化的思想,以及在吴越战争中采取的战争策略不仅与帛书《黄帝四经》的思想非常近似,也与《老子》思想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将探讨《国语·越语下》及《范子》佚文中范蠡的军事谋略与治国思想,并探究其与帛书《黄帝四经》及老子思想之间的关联。
一 范蠡与老子思想的关联性探析
研究范蠡思想,我们的主要研究资料是《国语·越语下》中的记载以及《范子》佚文。《国语》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籍编成的,与所记载史事年代接近,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此外,《汉书·艺文志》兵书类载有《范蠡》两篇,其书大概在唐以后亡佚,其书散见于唐宋类书所引及清人辑佚书之中,也能代表范蠡的思想。而时代较晚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成书都在后汉,记事虽详,但都是由后人辑录而成的,其思想主要是较晚的时代的反映。《越绝书》“非一时一人所作。……盖战国后人所为,而汉人又附益之耳”[1],而《崇文总目》记载“初赵晔为《吴越春秋》十卷,其后有杨方者,以晔所撰为繁,又刊削之为五卷,遵(皇甫遵)乃合二家之书考定而注之”[2]。此外,从内容来看,《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记载与《越语下》也有抵牾之处。在《越语下》中范蠡明确说了自己不擅治国,他的才能更多地体现在用兵打仗上。
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德虐之行,因以为常;死生因天地之刑,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是故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亦不如蠡也。(《国语·越语下》)[3]
相关推荐
-
[1] 黄老道家的“自然”思想
-
[2] 论《老子》的“道”与“天之道”
-
[3] 《黄帝四经》所见“节”“度”之道
-
[4] 老子“天下母”论说的生命哲学发微——以《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为主体的解读
-
[5] 从唐宋“阴符学”史看张果对李筌的批判
其他推荐
-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
-
2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九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九辑
-
3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六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六辑
-
4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一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一辑
-
5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三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三辑
-
6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七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七辑
-
7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五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五辑
-
8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四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四辑
-
9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十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十辑
-
10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6集
作者:《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
图书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