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汉简本《老子》“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解
汉简本《老子》第一章有“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一句,相应文句在王弼本《老子》第三十八章,作“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历来被认为是老子反礼的有力证据。考之典籍可知,老子不但不反对礼,而且是礼的忠实守护者,他熟知礼、深知礼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对当时社会上破坏礼的现象有深刻的认识:礼不仅是忠信浅薄的表现和产物,更是乱臣贼子觊觎的目标和发动战乱的开始。“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与“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一样,不是反对礼本身,而是对当时社会上破坏礼的现象的批判和痛斥,这是老子维护礼的重要表现。故黄震云:“《老子》之书,必隐士嫉乱世而思无事者为之。异端之士私相推尊,过为诬诞。”“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不是吴子良所说“此老子鉴文之弊端,而矫枉过正之言也”,而是老子鉴事之弊端矫枉过正之言。
一 问题的由来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以下简称汉简本《老子》)第一章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
该章有“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郭店楚简本《老子》无此句。马王堆帛书甲本此句文字多缺失,仅存后五字,作“而乱之首也”[2]。帛书乙本此句文字保存完好,作“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王弼本《老子》与此相应的内容在第三十八章,作“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河上公本相应文句与王弼本同,而严遵本和傅奕本稍异。严遵本作“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傅奕本作“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而韩非子《解老》所引却作“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4]
以上不同版本的相应文句,其差异多在发语词和判断语气词上。严遵本既无发语词“夫”,也无句尾判断语气词“也”。帛书乙本和韩非所引还有句中语气词“也”,不过帛书乙本与韩非所引句尾语气词有别,前者作“也”字,后者为“乎”字。韩非所引的确很奇特,或许是地域性方言的体现。此外,还有一个音近通假或同义互换的问题,如传世各本和韩非所引皆用“薄”字,而出土的帛书乙本用“泊”字,帛书甲本相应文字缺失不见,北大汉简本则用“浅”字,“泊”与“薄”是音近通假,而“浅”与“薄”则为同义互换。不过,这些不同版本虽然文字有异,但文意无别。
《老子》“夫礼,忠信之浅,而乱之首也”该如何理解呢?对此,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解释。韩非子以普通的社会人情解之,《解老》篇云: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故曰“礼薄也”。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5]
韩非认为:依靠外在表现来阐明内在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丑恶的;依靠外部修饰来阐明内部本质,这种本质就是衰竭的。和氏璧玉,不必用五彩来修饰;隋侯珠宝,不必用金银来修饰。因为它们的本质就是极美的,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如果事物需要修饰后才能流行,那么它的本质就不美。父子之间的感情淳朴自然而深厚,但是他们之间是不拘礼节的,所以说,礼节是感情淡薄的表现,感情深厚的表面上看起来却很淡薄,父子之间的礼就是这样。由此看来,烦琐的礼节实际上是内心真实感情衰竭的表现。圣人制礼作乐是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淳朴之心。每个人对他人行礼时,他人以礼相应我就高兴,他人不以礼相应我就责备和怨恨他。所以,现在行礼虽然是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淳朴的心,但是却被人利用来作为责求他人的制度和原则(即要求他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一来,能不发生争执吗?有了争执就会发生祸乱,所以《老子》说:礼义是忠信淡薄的表现,是祸乱产生的开端。
相关推荐
-
[1] 《老子》“揣而锐之”考辨及释读
-
[2] 古本《老子》“道冲而用之又弗盈”等“弗”字相关语句的释读
-
[3] 《老子》“载营魄抱一”解
-
[4] 简析《老子》中的“吾/我”
-
[5] 呈现老子哲学的生活之道
其他推荐
-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
-
2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九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九辑
-
3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六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六辑
-
4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一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一辑
-
5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三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三辑
-
6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七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七辑
-
7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五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五辑
-
8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四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四辑
-
9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十辑
作者:王中江
图书 老子学集刊.第十辑
-
10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20
作者:任平 庄友刚 桑明旭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