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农村的国家粮食市场

¥4.3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徐建青集》

出版日期:2022-12

字      数: 1249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20世纪50年代农村的国家粮食市场

1953年开始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农村粮食市场和农民经济发生了重要影响。粮食统购统销改变了传统经济下农民的购销习惯和粮食市场体系,一度引起整个农村市场的萧条。为此,国家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由国家控制的、排除了私商参加的国家粮食市场,以活跃农村经济。本文概述这种国家粮食市场从建立、发展直到关闭的整个过程,并就其关闭的原因略作分析。

一 国家粮食市场的建立

中国传统农民家庭经济已经与市场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农民通过市场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手工业品,换回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中粮食在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各级粮食市场承担着调剂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供应城镇需要,调节各地丰歉,补充粮食储备等各项功能。新中国成立后直到农业合作化之前,农村仍是个体经济为主。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政府各项促进商业发展与城乡交流措施的实施,农村市场包括各级粮食市场也逐渐恢复。据22个省区市的初步统计,到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前,已恢复的农村粮食自由市场(包括县市市场与集镇市场)16797个。[1]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实行粮食自由贸易制度,粮食市场在沟通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国家之间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除向农民征收粮食实物税,其余粮食就通过市场收购。据统计,市场收购与公粮征收的比例,1951—1952粮食年度为39∶61,1952—1953粮食年度为44 ∶56。[2]

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民必须按照规定的统购数量将粮食一次全部卖给国家。统购统销在切断私商与粮食市场联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农民家庭经济与市场的联系。同时,原有的粮食市场体系遭到破坏。从1953年年底至1954年年初,各地原已恢复的粮食自由市场基本停顿,以致引起整个农村初级市场呈现死滞状态。据当时各地的报告,粮食统购统销后,县城及集镇粮食自由市场几乎全部停止,农民手里的余粮失去了销售和交换渠道,影响了农民之间的粮食调剂和互通有无;农村粮食借贷陷入隐蔽,出现了变相高利贷和粮食黑市交易;由于农村用粮副业受到限制,副食品减少,引起群众不满,同时,城市中所需要的农副产品特别是副食品难以收购上来,工业品下乡开始减少,不少地区出现了城乡交流阻塞、城乡关系比较紧张的状况。如华北财经委1954年3月在给华北局的报告中说,实行粮食统购以来,初级市场陷于停顿,绝大部分地区异常死滞,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粮食的社会调剂停顿,农民争相向国家购粮,增加了国家的供应任务;副业原料无处购买,大批副食作坊歇业,河北省歇业的粉坊、豆腐坊达60000多户,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由于粉坊、豆腐坊大批歇业,饲料不足,猪源大大减少,造成城市副食品供应的紧张局面;农村资金回笼不来,商业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按照计划加工订货,影响了城市的工业生产;随着销售计划的下降,税收也有显著的减少;城乡间的商贩多数停止活动,土特产、副食品收不上来,以致城市经营土产和副食的私人行业,有的很难维持,有的已经停业;肉类等减产而出口减少,影响工业原材料、设备进口计划的完成,工业减产的现象出现。华北财经委员会认为,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会造成城乡经济严重脱节,甚至打乱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整个国家建设。[3]华北财经委员会所反映的情况带有一定普遍性。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徐建青.徐建青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