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50年的城市化变迁

¥2.42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徐建青集》

出版日期:2022-12

字      数: 690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个村庄50年的城市化变迁[1]

农村城市化可以有两种类型,或者说有两条道路,一种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向城市、城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建设和发展;另一种是城市郊区农村随着所依托的城市的发展而逐渐与农业分离,实现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前一种可以说是主动型的,后一种可以说是被动型的。本文所述村庄的变迁即属于后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发展道路带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问题,或许也带有一定普遍性。

薛刘营村位于旧保定市的西北角城墙外,紧贴护城河,原属保定市郊农村。保定市城墙是20世纪60年代末拆除的。随着保定市区不断向西拓展,目前薛刘营村已被纳入保定市区范围,已相当接近市中心。十年前,有人曾以“夹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来描述薛刘营村,而十年后,薛刘营村在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已进一步与城市结合。实际上薛刘营村的城市化变迁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近年来步伐加快。

1948年薛刘营村随保定市一起解放。1949年由原薛村、刘庄等4个村合并成为薛刘营村。薛刘营村共有土地3000多亩,土地改革时的分田标准是人均2亩。生产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麦子、玉米、棉花。当时小麦、玉米产量都很低,小麦平均亩产五六十斤,玉米亩产七八十斤,最高产量小麦每亩100来斤,玉米120斤。一个壮劳力一年可种地15亩。在互助组和初级社时期,注重了积肥,搞了科学种田,亩产有所提高。这时期棉花亩产由籽棉一二百斤提高到籽棉400斤,小麦产量提高到400斤。全村原有20眼井,1954年一年打了40多眼井。水浇地原来只占全部耕地的20%,到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全村基本上没有旱地了,全部改为水浇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徐建青.徐建青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