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革与手工棉纺织业:1954—1965

¥4.5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所属图书: 《徐建青集》

出版日期:2022-12

字      数: 1345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制度变革与手工棉纺织业:1954—1965

历史上,我国的手工棉纺织业[1]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手工棉纺织业一度恢复和发展。1954年开始的棉花统购与棉布统购统销,中断了手工棉纺织业、特别是农村手工纺织业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手工棉纺织业从地下转到地上,得到合法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上重又蓬勃兴旺,成为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有的还向外拓展,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我国手工棉纺织业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新的活力。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古代和近代的手工棉纺织业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在近年关于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的研究中,也有不少涉及当代手工棉纺织业在农民家庭经营,或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对于这两个时期之间——即1949年以后,特别是1954年棉花统购和棉布统购统销以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手工棉纺织业状况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使我们对上述前后两个时期手工棉纺织业的演变过程难以衔接。也有一些个案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在棉花和棉布集中产区,还保留有少数作为农村集体副业生产的土布业,而作为农民家庭经营的土布生产基本上消失了。[2]但这种说法也难以解释何以改革后农村的手工棉纺织业能够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起来。此外,在以往关于统购统销的研究中,对于粮食问题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棉花和棉布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实际上,后者对于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影响,并不亚于前者。本文拟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对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1954年至1965年——在国家统购统销制度严格管控下的手工棉纺织业的生存状况作一考察,并通过这个侧面,来观察改革前在实施工业化战略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耕织结合、农业与工副业结合的农民家庭经营结构,是传统社会生产力条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最合理的结合方式。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各种农民家庭工副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明清以后,在一些棉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纺织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镇,还有一些个体纺织户,更以纺纱织布为生。近代以来,在机器棉纺织业产生之后,农民家庭在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利用改良织机,采用机纱织布,将传统家庭工业与现代机器工业联系起来,二者在新的条件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显示了中国传统产业与农民家庭经济所具有的灵活适应性与生存能力,对维持农村就业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有的学者将这种情况称为中国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3]这种三元经济结构在以往以及当前的经济改革中发挥过并仍在起着重要的路径指引作用。

抗战胜利后,在解放区,在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而采取的多种鼓励和帮扶政策下,手工棉纺织业曾有所发展。尤其是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有的地方结合土改开展纺织运动,提出通过纺织在灾区进行生产自救和在非灾区发家致富的口号,要求做到把非纺织区变成纺织区,纺织救灾,纺织翻身,纺织自给。[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把开展纺织作为号召农民发家致富的途径,显示了纺织业的地位,也极大地鼓舞了土改后农民的生产信心,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徐建青.徐建青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