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制度体系的奠基性

¥5.47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0

字      数: 1183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秦汉制度体系的奠基性

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阶段,它一改周代封建制而为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为后来中国几千年社会制度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就秦汉而言,社会制度则是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得以和谐稳定、统一发展的重要支撑。秦汉社会制度的主体内容,尤其是其中维护国家大一统、着力传承发展优秀文化的内涵,延续两千多年,到21世纪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秦汉社会制度的建立

秦汉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其社会基础是秦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学术思想基础则是秦汉时期的经学和诸子学,尤其是其中的群学思想,对社会制度建设发挥了直接作用。秦汉社会制度的建立过程,从群学角度看,可谓秦汉群学思想的制度化产物。

秦朝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大国,虽然持续时间只有十余年,但秦朝社会制度为汉代社会制度提供了历史基础,具有奠基性地位。为了维持君主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在李斯建议下,秦皇嬴政自称始皇帝,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皇帝名号制度。在政治体制上,中央实行集权制,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考核与更换,中央的丞相则由皇帝任命。同时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政策,统一使用小篆书写文字,建立从首都咸阳出发,通向全国重要地区的驿道,统一全国度量衡等,以此加强和促进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西汉建立,汉承秦制,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全国统一文字、交通、度量衡等,得以延续。经过汉武帝表彰六经、罢黜百家,以及两汉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学术等的发展,又逐步发展了多方面的社会制度内容。其中,精神家园建设则是社会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般而言,社会制度有自律和他律制度两大部分。自律的基础是精神家园,即人们的理想信念。他律的社会制度又分为道德规范和强制性的法律制度。由此,汉代社会制度,大约有精神家园制度、社会制度两大层次的内容。其中,精神家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撑,社会制度则是精神家园内容的实践展开和经验落实;精神家园、社会制度表现于日常生产生活,成为汉代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由此可见,精神家园制度和社会制度构成汉代社会制度的主体内容。

儒学思想在汉代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表现为儒家经典神圣化,儒家经典的诠释成为学者们主要的言说、著述方式,经典学习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学思维方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经学思潮成为主要社会思潮。儒学思想成为官方指导思想,儒家理念忠孝仁义等成为社会核心理念,儒家提倡和建构的礼仪制度成为制约全社会的制度,儒家的信念成为社会普遍的信念。

武帝建元五年(前136)“置五经博士”,使《诗》《书》《礼》《易》《春秋》正式被确定为“经典”。儒学思想借助政权力量,一跃而为汉代朝廷的意识形态,成为当时全社会的精神家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历史过程。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景天魁,高和荣,王处辉,刘少杰,杨善民,邓万春,何健.中国社会学史.第二卷,群学制度化:全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