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使交往睦友邻

¥6.0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0

字      数: 1422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三节 通使交往睦友邻

“结和通使”是乐群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社会“休宁”,百姓能够耕种田地,待到天下殷富,烟火气息绵延时,就可以得到天下和乐之境。因此,结和务必通使。

关于“使者”的制度,其记载可追溯至《周礼》中的“小行人”“象胃”“掌客”“职方氏”“怀方氏”等官职。伴随这些官职的演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以及中华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演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反映乐群的制度化命题,比如“使者往来”“长安留学”“怀柔远人”等。“使者往来”涉及护送贵人和使者、和亲、朝贡、缔结联盟、谴责、管理以及了解被访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能够增进了解,促进文化交流,达成和平。“长安留学”既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一种高级交流制度,展现了当时的文化交往。“怀柔远人”是对结和通使的高度形态化概括,一方面以文化感化远方族群,另一方面以利益与远方民族交换,促成了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和平性格。

这些制度的功能在于:一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内外的交流机制,另一方面形成了一种多文明化机制。这两大机制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区域与区域之间和平交往的保障。对于中国文明来说,它和西方文明不同,西方文明是在每一次猛烈动荡变革中得以新生,而中国文明则是在一种相对稳定中不断演进,通使在于寻求和平安定的环境。[1]

(何健)

一 使者往来

在国家求经济发展和和平环境的背景下,使者往来逐渐在秦汉时期制度化。秦汉的使者往来既包括国内使者交流,也包括其与外邦的联系。使者往来的内容包括护送贵人和使者、和亲、朝贡、缔结联盟、谴责、了解并管理访地的风土人情等。这个过程也凸显了使者往来的多重目的,也使其行动赋有多元的政治社会文化意义。

(一)“使者往来”命题的起源与含义

使者往来的规范初现于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期间。他们为了求和平、求利益、求宝物、求救兵、求救助等往来,注重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和政治利益。如春秋时期有“晏子使楚”,战国使者张仪连横,“苏代为齐使于燕”[2]等典故。这些使者常常具有很好的口才和雄辩能力。如在“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3]的蔺相如;“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且“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4]

使者往来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在《说文解字》中是指“使:伶也。从人吏声”[5],郑玄在注解《礼记》时认为“使者,主人所使”。因此,这里的使者是指主人从属之人,主人可使唤的人。又如“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6],使者也要指奉上一级命令出使的人。往来既有来回和去返之意,如《周易》有“憧憧往来,朋从尔思”[7];“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8],也有交际交往的内涵,如在《道德经》中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9]。无论如何,往来都是一个双向的行动。因此,使者往来主要是指奉上一级命令或从属于主人之人之间的互相交往。至秦汉时期,因国家经济的发展、外敌的不断骚扰等原因,使者的往来更为频繁,除与国内少数民族地区有往来外,也与外邦有交流。使者往来的内容更为丰富,如求亲、献宝、求和、经商贸易等。在本命题中使者往来的对象为当时的少数民族和外邦。

(二)“使者往来”命题的制度化过程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景天魁,高和荣,王处辉,刘少杰,杨善民,邓万春,何健.中国社会学史.第二卷,群学制度化:全2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