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绪论

¥6.0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2209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语境”和“话语”是语言学范围内较为常用的词语。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范围来看,“话语”与“话语权”“话语体系”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对于“话语权”与“话语体系”研究已经涉及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的话语体系构建,“本土化”一词成为与“话语体系”联结相对频繁的词语。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本土化”。而“本土化”最为直接的则是要体现其话语体系的“继承性、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1]。“本土化”需要的话语语境是以文化为主体,同时,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也面临着从本土化到全球化的发展,其话语体系应该秉承“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构建思维,文化作为一种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交往交流的情感纽带,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影响作用。因而,研究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绕不开对文化语境的分析和考量。

提出文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这一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因为原有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重新进行构建。实践是激发话语体系构建的根本,中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如何将现实问题转换为理论问题,以此形成概念运动来反映现实,是新时代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原因。[2]原有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主要是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表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语境的时代化变迁以及实践发展的迫切需求,原有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前提下,提出了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是学术界的共识,国家层面也已经十分关注,并从顶层设计上开始重点抓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了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并且开始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入手,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3]。并且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5]一个时代需要什么,什么就会逐渐成为热点和焦点,话语权与话语体系就是如此。

二是基于“本土化”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西方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产生有其自身的本土文化语境,中国的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应在其本土的语境之中产生。爱默生在《论美国学者》一文中写道:“美洲大陆的懒散智力,将要睁开它惺忪的眼睑,去满足世界对它多年的期望——美国人并非只能在机械技术方面有所成就,他们还应该有更好的东西奉献人类。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他国的长期学徒的时代即将结束。有成百上千万的青年正在走向生活,他们不能老是依赖外国学识的残余来获得营养,谁能够怀疑我们的复兴?谁敢说它不会迈入一个新时代,就像天文学家宣布的那颗天琴星座中闪闪发亮的明星,终究有一天会变成光照千年的北极星?”在爱默生所生活的时期,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已经逐渐走上繁荣,然而当时的美国思想、文化和学术发展依然依赖和依傍于老牌传统的资本主义英国。在美国自身发展对思想和学术提出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崇洋媚外”的现状使当时的爱默生基于要自立自强的信念,写下了《论美国学者》,鼓励更多的美国学者要摒除自卑自贱的观念,开创符合自己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新局面。现在中国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当年的美国曾经经历过的,现在中国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多数理论及研究框架都是引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甚至在有些领域的研究中如果不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就感觉不正常。这种学术研究上“崇洋媚外”的做法,体现了当前我国在学术话语体系上的不成熟和不自信。近代以来长期的备受欺辱,使中国在经济上强起来的同时,文化强起来的目标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且任重道远。美国有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成为美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自强论。而今,中国同样处在爱默生时代美国所处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的“8·19讲话”,成为中国的自强论,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自此,中国学术界开始探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向,开始走上了构建中国本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道路。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而传不开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还缺乏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理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且进一步强调,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的发言权。[6]这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研究的主体性不足。而主体性不足的原因复杂,既有历史上的民族创伤,也与中国所处的世界局势有关,亦与研究者的主体素养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学术生态和管理机制。[7]“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8]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角度来讲,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就是要吸收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宝贵理论经验并将其进行“本土化”转换,亦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践、文化需求、社会发展等,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话语表达规律,重构话语群,继而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进行更为有效的构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郝苏君.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