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起点

¥2.11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762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主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起点

主体意识是增强话语体系内生力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起点。在主体意识之中,崇高的理想构成了主体意识的“源”,精神则构成了主体意识的“流”,如果没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信念,也就没有矢志不渝的精神,同样,如果没有了这些精神动力去推进,那么所谓崇高远大的理想也就不可能实现。[1]在主体意识中,理想是内核,精神是外显,理想是主体意识实现的目标,而精神则是主体意识实现目标的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体意识,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激发中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在人民中的积极作用,促成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目标和手段的一致性。在此而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是构建话语体系主体意识的目标,也是整个话语体系得以有效构建的手段。

毋庸置疑,如果一种话语体系的主体意识具有高明的智慧,则表示它能够自觉地提高该文化共同体中多数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倾向于做出恰当的选择、判断或行为举止。换而言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旨在帮助整个社会在构建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主体意识,从而拓展生活世界和意义空间,而并非简单地以某种价值判断或行为方式去代替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2]

一 主体意识的多维视角

探讨主体意识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主体。从根本上讲,主体概念是一个哲学建构。在西方的日常用语中,主体包括两层含义,即政治主体和语言学的主体。政治主体是指某个政治权威的主体,即“臣服于某事物、某种权力”,而语言学的主体是指一个动词的主语。[3]在实践哲学领域,主体通过对“绝对命令”的服从而展示出意志自由,“也由此打开了对自在之物的可能探问;在审美反思的判断中,康德也发现了主体对知性与理性、必然与自由、现象与自在之物的综合”[4]。在道德领域,如果没有主体,就没有尊严的概念,道德也是不可能的。在政治领域,没有公民作为主体,在民主国家的立法者以及臣服于法律,则无法实现自治。当下,我们应该考虑主体概念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的意义。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郝苏君.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