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标志

¥2.0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726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标志

话语权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话语体系构建的标志,同样也是话语体系能够获得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必要手段。同时,话语权关乎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关乎国家形象塑造,是权威、能力和权力的体现,也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在话语体系构建中强调话语权作为标志的重要性,原因在于:一是在国际竞争中,话语权是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影响因素。西方一直在文化话语上处于强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掌握了文化话语权,能够输出其文化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权益,更进一步推进其话语权力的获得。例如,西方国家通过向全球输出其电影、图书等,以此来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念,从而抢占国际文化市场,在他国文化市场中获得竞争的有利地位。二是话语权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密切。一直以来,中国在话语权上处于“西强我弱”的状态,导致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十分被动。中国国家形象一直被一些西方国家、媒体和一些利益团体塑造,而这种塑造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失真的状态,并没有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甚至有一些敌对势力故意借机抹黑中国国家形象,抹黑中国共产党,导致外界对中国的印象不够友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是飞跃式的,是突飞猛进式的,是快速向前式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的路,是一种世界性的奇迹。一些不了解情况、没有来过中国的外国学者或普通民众,因听信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渲染,从而质疑中国发展,质疑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发声之分量和可信度。说到底,这些问题在于中国未能掌握塑造中国形象的主动权,未能掌握应有的国际话语权,从而没能塑造出让世界认可的且真实反映中国大国形象和中国智慧的话语体系。因此,话语权的获得也是国家良好形象塑造的关键。

一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多维分析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郝苏君.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