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间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理路

¥0.89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323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文化主体间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逻辑理路

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一对矛盾体,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二者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需要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自我认同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国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需要普遍性的支持。在国际上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和态度,既要强调“同”,也要承认“异”。当前,中西方因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所衍生的一些“误解”,是因为过度强调“异”而忽视了“同”。另一方面,要实现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作为世界大国,民族主义不可避免,一种理性的民族主义在中国发展中必不可少,它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没有理性的民族主义,中国也很难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上发挥作用。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对自己的文明感到自豪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如果这种自豪之中包含着“种族优越”“文明优越”的潜在内容,则会演变成一种文化或文明的原教旨主义,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兼具国际主义,作为国际上“公共服务品”的国际秩序、各种区域等,作为大国也应以更大的能力来提供这些“服务品”。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就是在不断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服务,坚持国际主义精神,也是中国能够在国际上有所作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正属于“公共服务品”的范畴,因而其话语体系构建就要处理好自我认同与普遍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统一性是追求二者关系和睦的根本,也是缓解国内外文化语境差异造成“误解”的关键。在当前文化语境之下,解决好二者之间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问题,则要引入文化主体间性的理念和思维。文化的主体间性是联结本土化通向国际化的一把钥匙,也正是文化的主体间性,才能真正打破文化异质性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走向世界的阻隔,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目标。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郝苏君.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