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结语

¥0.63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4

字      数: 225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结语

本书围绕文化语境下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深入挖掘了其构建的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了文化语境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在作用机理,系统总结了新时代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要求、路径以及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发展趋势,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一定思路。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当今世界依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历史,无论世界格局如何深刻变化,都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发展轨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度进一步提升,这种普遍交往将民族国家历史转向了世界历史。[1]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共产党宣言》所描述的内容:“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我们强调要立足中国实践构建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实际上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民族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民族性中进一步寻求构建面向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最终走向世界,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被世界各国认可和接受的必然做法。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郝苏君.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